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时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企业高管告银行跨行收费 认为涉嫌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农民工银行
银行收费又添新名堂
地产商与银行职员内外勾结 中行7
中国银行A股本周四将上市 首日价
民生银行理财明白提示客户风险
银行也疯狂
恶意木马进攻个人银行账号 用邮件
银行职员透露储户信息被捕 河南尚

银行剥离不良资产造假 商人血本无归陷怪圈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7-6 11:25:4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衡南县农业银行就此先后给出了3个解释:一是当时企业已经倒闭;二是剥离时间太紧,来不及去找企业确权;三是不良资产剥离过程中,对企业是保密的,不能让企业方知道债务剥离的目的。

银行的说法遭到了衡南华丰毛制品厂厂长颜华的坚决否认。颜华说,他从1982年进入泉溪镇猪鬃加工厂至今,1992年至1997年期间一直担任厂里的出纳,不存在工厂1998年就已经倒闭的说
法。“1997年原厂短时停产后由我承包,但企业性质和债权债务关系不变。”颜华说,当时资产剥离的事情其实银行来人告诉过他们,之后就没了消息。

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颜华成了银行造假事件的受益人之一。在债务由银行转让之前,作为承包人的他按照一年或者两年的期限和企业办理签订承包合同,但由于这次的债权转让风波,工厂的归属成了问题,今年已经没有继续签订合同,他继续运转着这个小厂。“原来要和企业办签订合同,现在连承包金都免了。”

颜华说,工厂从1992年开始向农业银行贷款,企业在银行的贷款余额大概是470多万元,而不是银行说的509万元。对于这一事实,他以个人和工厂的名义出具3份证明,一方面说明工厂一直在运转,企业性质没有改变,另一方面对银行提供的贷款数目提出质疑。

对拒绝交出工厂的原因,他认为自己的理由简单而且实用——“银行是要讲信用的单位,但我也不知道银行到底造了多少假”。颜华笑着说,“那么多钱都损失了,还在乎我们这点小钱?他们吃肉,我们喝点汤总可以吧。”

冯卫东多次到衡南支行交涉未果后,依次向农业银行衡阳市分行、湖南省分行、湖南省银监局反映,但都没有结果。衡阳市分行的答复是借贷账目是对的,冯所反映的问题只是一些瑕疵。湖南省银监局将信访资料转给了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湖南省分行的回复是:冯不是跟银行直接签的合同,不能作出答复,建议直接起诉。

银行回购资产包的背后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衡南县农业银行转出的1.55亿元的资产包的“主流部分”也出了问题——竞买人谢东北从长城公司买下的1.55亿元的资产包,其中1.43亿元的资产包很快又被农行衡南支行回购。

“主要是因为这一资产包中含有我们农行自办的经济实体。”黄君龙说,在谢东北拍得的这些债权中,包括了由农行自办经济实体的债务余额约850万元,此前,衡南农行是以呆滞账的名义将这些“不良资产”剥离到长城公司长沙办事处的。

银行称,谢是以475万元买下的,他们500多万元就买下了整个资产包。让人吃惊的是,衡南县农业银行方面也说,自己赚了。“因为我们银行有信息上的优势,很多贷款可以设法收回的。”

对此,冯卫东的律师指出,从银行回购可以看出一个资产处置的漏洞——欠债人可以“合法”地委托或者亲自将核定的不良资产,以百分之几甚至更低的价格回购。这足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成为一个合法的“漏洞”。

一个死胡同?

6月20日,记者采访了在衡阳市政协办公的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长沙办事处资产经营三部。工作人员杨万勇告诉记者,按照相关的程序,银行在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时,资产管理公司需要进行确权,并对相关的账目进行核对清查。但是由于工作量很大,不一定很细,尤其是印章的问题,无法核对。“当时农行全省是180个亿,核定后由国家财政拨给银行。”杨万勇介绍,往往只进行书面上的资料审核,余额总数对了就可以,尽管知道其中有造假的可能性,但很难审核。

对于冯的这笔债权,他认为可以起诉的方式来解决,银行可以作为第三人追加进来。

“即使冯和我们打官司,他也会输。”颜华说。

冯卫东的律师告诉记者,颜华不是盲目自信。因为2000年的时候银行的确权书是假的,就可能导致这笔贷款纠纷已经过了诉讼时效。另一个方面,银行也不配合。衡南县农业银行的王副行长则一直强调,原来的行长已经被开除,银行现任几个领导都不是经办人,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清楚。“当时的做法是为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这件事情要看主流。”(记者洪克非)(来源:中国青年报)(C001)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陕西8小学生在渭河游泳 2死2失踪(图)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