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奎说,盲道在我国多数城市的遭遇基本都是一样的。“坦率地说,利用率是非常低的,北京也不例外”。
市残联2004年曾做过一个调查,组织有关人员选择10条主要大街,对盲道使用情况进行了一天的跟踪调查,结果只有两条盲道有不到10人次使用过。北京的地铁、城铁建设的盲道是最系统、最规范的,但盲人真正使用也很少。
断点太多造成使用不多
盲道在规划和建设上存在问题,是盲道使用率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个盲人如果仅仅走盲道的话,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根本出不了家门,因为家门口并没有盲道,小区内盲道也很少。二是出了家门,总是围着马路转,永远到不了他想到的地方。三是出去了但回不了家。因为盲道没有形成一个闭合的系统,有很多断点。”王静奎说。
已建盲道没有形成网络。很多盲道都是修在主路旁的人行道上,围绕主路绕行,和道路两旁的商场、医院、银行、公交车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不连接。
障碍物多形成诸多危险
已建盲道上各种固定障碍物很多,电线杆、报刊亭、垃圾桶、广告牌、变电箱、井盖、各种拉线、树木,使盲人出行面临很多不可预测的危险。
除了那些固定的障碍物外,还有很多活动的障碍物,如违章停放的机动车、自行车、三轮车,还有街头卖水果、蔬菜的流动摊贩,以及随意堆放的杂物等等,这些障碍比那些固定的障碍物更具有不可预测性,也给盲人出行带来更大的困难和危险性。
还有在盲道建设上,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所谓的视觉效果,把盲道铺成曲线形。
本版撰文/记者王佳柳姗(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