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盲道四成多在宣武区
市残联:没形成网络利用率很低盲人:隐患太多有人曾被电线勒住脖子不敢走
北京四环路内的无障碍设施有221处存在问题,其中152处盲道不好走,69处应该设置盲道但未设置。在问题盲道里,4成多集中在宣武区。
今天上午9时,市路政局巡查大队乔队长介绍,巡 查大队共出动巡查人员160人次,巡查里程1362公里,排查道路436条。
据市残联介绍,盲道的断点太多,没有形成网络,而且障碍物过多,所以利用率很低。
因为盲道问题多,一些盲人的感受是——不敢走、不能走、不愿走。
调查说明
时间:历时一周道路:436条里程:1362公里
现场观察
电线杆拉线盲道上安家
前不久,记者在长椿街发现,路西侧源一锅前盲道上有一处塌陷。
据介绍,这是由于埋设电线杆拉线回填不实造成的。
目前这个塌陷的坑已经被填平。但立在盲道上的电线杆拉线依然扎在那里,挡住来往行人。
巡查大队乔队长介绍,这种破坏盲道的原因,有的是施工单位没有按照盲道要求进行施工,有的是道路在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
施工围挡拦住盲道路
在右安门桥北200米路西侧的一个人行道上,记者看到,一路向前的盲道,半路上被一个蓝色的铁板挡住了去路。
据周边居民介绍,前不久,这个道路一直在施工,施工结束后,那个铁板还摆在那里。
“盲人在这里走,如果不使用盲杖,就很容易撞上。”一位居民说。
巡查大队乔队长介绍,施工单位在施工结束后,没有严格按标准对盲道进行恢复,“这种情况现在也很普遍。”
门脸房 常私占盲道
私占盲道的现象也非常严重。
巡查大队乔队长介绍,一些门脸房,尤其是开餐馆的个人,为了方便,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自行改造下水管道,然后就把盲道侵占了。
除此之外,记者在右安门桥北侧200米的一条道路上看到,一辆三轮车横在了盲道上。据附近的居民介绍,这辆车已经放在这里有一段时间了。
一公里路 竟没有盲道
右安门桥下护城河路北的1米多宽人行道上,不到一公里的距离,有近40个电线杆,中间还有一个公共汽车站。但一路上没有盲道。“别说盲人了,一般人走着都不方便。”一位大妈拄着双拐,走路时老躲着电线杆:“我这能看见的都觉得不方便,更别说盲人了。”在巡查大队提供的一份道路盲道设施破损情况的统计中,仅右安门就有18处有问题。
盲人感受 走盲道曾被电线勒住脖子
“我们两口子和周围的盲人大多不用盲道。”家住北官厅的半盲人张阿姨说,一些盲道铺的砖给人的指引是错的,还有各种各样的障碍。现在全盲人一般都用手里的盲杖顺着马路牙子走,而像她本人这样稍微有点视力的,就“更不会去用盲道了”。
全盲人胡瑞峰有一次在大钟寺乘车,被盲道上电线杆下垂的电线勒住了脖子。他告诉记者,盲人希望能有安全、方便的盲道使用。“我们脚下的感觉特别敏感,要是有好的盲道,行走速度是可以接近正常人的,只是现在盲道经常被车辆占用,中间有时还杵个电线杆,要是碰上一次,以后再走就不放心了。”
不系统不规范无法满足需要
一些盲人认为盲道上障碍多,危险性大,所以不敢走;盲道不系统、不规范,无法满足盲人出行的需要,所以不能走。另外,还有一些盲人认为,盲道上缺乏些人性化的味道,由于材质比较单一,盲道感觉冰冷、坚硬,雨雪天极易滑倒,所以不愿走。他们也希望能够增加盲道的科技含量,建设得更具人性化,以便给盲人的出行带来更多的帮助。
他山之石
日本美国盲道建设很完善
日本、美国的盲道都很完善,建设得十分系统、规范,从上向下俯视,盲道就像棋盘上的线条一样规整,大系统内有小系统,大小相连,盲人行走非常便利,而且每个路口都有提示音响,音响的设计也非常人性化。
韩国盲道的建设也是有重点分布的,比如机场、残疾人福利机构、体育场馆以及大型公共场所都有系统的盲道。
但在欧洲一般不建盲道,盲人出行基本上依靠导盲犬。
相关政策
破坏盲道最高罚款三千元
《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规定,对侵占、挪用或停止使用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居住区内无障碍设施的,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损毁城市道路范围内无障碍设施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组织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专家说法
数量第一使用率却不高
据市残联组织联络部副主任王静奎介绍,1991年,市政和道路建设部门在盲人生活和工作比较集中的海淀区蓝靛厂建设了全市第一条1600米长的盲道,这也是全国第一条盲道。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781条1170.73公里盲道,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大城市中都是最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