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说,保送加分政策执行中之所以频暴问题,就是因为在制度设计上有漏洞。
他说,在高考录取中对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加分是否合理,是值得怀疑的。事实上,现在高考录取是120%的投档,就是给予各高校足够选择权,容许他们在一定分数线以上择优录取有特长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考生,这本身就是对在校中学生全面 发展或培养兴趣爱好的一种积极引导。结果现实的操作是,不仅提供了这种录取优先权,还设置了加分程序,造成了不公平竞争,也诱发有些考生家长、老师甚至是学校和教育部门,采用非正常手段,为某些考生攫取不正当利益。
正是因为加分保送政策逐渐沦为“腐败通道”,有关部门或增设“关卡”,或严格把关。据了解,以前保送生是由所在学校将相关的资料交给录取高校,高校是否再进行测试自行决定。但今年教育部规定,所有高校都须对保送生进行必要的、相关领域的文化测试。
据教育部介绍,此举出台是为了防止保送生资格不实的问题。“经过这种测试,基本上可以排除资格不实的考生混到保送生队伍里。”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
每个人为社会的不诚信付出了代价
“这么多人弄虚作假,涉及到学校、教育部门、招生部门,这说明整个社会缺乏诚信。”一名中学教师说。
本应是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一项政策,却变成了一个弄虚作假、不公平竞争的幌子。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吴忠民说,其后果毫无疑问是十分有害的。首先,这将挤占很多本来合格的考生上大学的机会。其次,它将不公平的行为意识取向完整地传递给了下一代。再次,使教育、体育管理部门的公信力严重下降。最后,使许多社会成员对于整个社会的信任度、认同感降低。
这几年,为防止弄虚作假,电子监控、手机屏蔽等高科技手段用于高考考场监考;保送,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特招或加分等增设了测试等考核环节,许多考生要到外地赶考。有专家指出,这不但增加了考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社会为此增加了管理成本,而财政收入来自于税收。每个人都为社会的不诚信付出了代价。
湖南省教育厅一权威人士今天重申,一旦发现有考生的资格证书和荣誉证书来路不正,一经查实,即便通过了测试,不仅要取消10分加分,而且坚决取消当年的高考录取资格。这也是今年湖南体育特长生加分测试大面积缺考的原因。
事实上,有关单位乱发二级运动员证书或荣誉证书带来的恶劣影响远不止这些。
本报报道见报后,就有读者和网友呼吁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政策。“如果真的取消了,将极可能威胁到湖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一名湖南省体育局的人士忧虑地说。
这位人士介绍,湖南省这些年培养出那么多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也得益于后备体育人才的大量产生。他举例说,去年湖南省搞举重比赛,参赛选手多达近600人,就连国家体育总局的一位领导都表示惊讶,怎么有这么多后备选手。
从湖南省体育局即将推出的改进措施来看,在今后的各地市举办的各类竞赛性运动会上,所有裁判都将异地选配。这在增加了公平可能性的同时,也要增加新的工作成本。这名负责人说:“我们要下大力气推进公平竞赛、公平发证工作。”
熊丙奇教授说,也有解决的办法,就是将“加分权”落实到高校,并坚持公示和阳光政策。他说,国外大学也有招录特长生,这完全可以通过各个大学的自主招生名额来完成。给予一些非常优秀的特长生专用通道,既兼顾了高校的特殊要求,也保证了高校招生的公平。其目的就是减少诸如加分这种不可控的因素“侵蚀”高考和社会的公平和诚信。 (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