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时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公安部:中国命案破案率超过英法美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5-16 16:57:09 来源:新华网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二、“命案必破”有力地推动了侦破命案和打击犯罪工作。

  两年来,在“命案必破”的引领下,全国公安机关顽强拼搏,奋力攻坚,侦破命案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公安机关命案破案率大幅度提高。2005年,占命案总数近七成的杀人案件破案率达到87.2%,比开展“命案必破”之前2003年的杀人案破案率提高了9个百分点。全部8类命案破案率达89.6%,其中江苏、河南、湖北、山东、吉林等14个省
份命案破案率超过90%。我国侦破命案的能力和水平,已接近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的破案水平,超过了英国(87%)、法国(81%)、加拿大(78%)、美国(63%)等国家的命案破案率。
 各地公安机关在侦破命案工作中还攻克了一大批多年未破的命案积案。2004年共破历年命案积案5910起,比2003年多破3734起,上升1.72倍;2005年共破历年命案积案2384起,比2003年上升9.6个百分点。很多地方破获了陈年积案。

  经过全国公安机关不懈努力,侦破命案出现了良好的态势,前几年屡屡发生的系列杀人恶性案件大大减少,绝大多数的系列案件在作案二三起后就被侦破,有效地防止了犯罪分子继续杀人作恶、危害社会。通过开展侦破命案工作,近年来各地有影响的,人民群众关注的大要案件大部分都得到了及时侦破,公安机关攻坚克难的能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在侦破命案工作有力的带动下,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反映刑事犯罪恶性程度的放火、爆炸、劫持、杀人、伤害、强奸、绑架、抢劫等八类严重刑事案件发案得到有效遏制。2005年,全国共立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55.4万起,同比下降2.16%,而且还有力地配合和策应了公安机关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斗争。2005年,全国“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发案总量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下降趋势,共立案370.3万起,同比下降2.3%。破案142.4万起,同比上升5.3%。侦破命案工作有力地带动了整个打击犯罪工作,有效地维护了全年全国治安大局的稳定。

  “命案必破”取得的良好成效,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百万公安民警用汗水、鲜血换来的。在开展侦破命案工作中,各地公安民警特别是广大刑警以忘我的精神,攻坚克难,以命案为命令,视现场为战场,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两年多来,全国公安机关从刑警中队长、派出所所长到刑警大队长、支队长、公安局长以及许多普通民警为侦破命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辽宁省海城市公安局站前派出所副所长李云龙,在与抢劫杀人犯搏斗中不幸牺牲;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公安局新兴分局刑警大队探长李廷发,劳累过度牺牲在侦破命案的岗位上;全国一级英模、河南南阳市宛城公安分局副局长秦保林身患四种癌症仍奋战在命案攻坚一线,最终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吉林省白城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芮志江在跟踪抓捕杀人抢车案件犯罪嫌疑人时一人与4名持刀歹徒殊死搏斗,身中23刀,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5岁。

  三、侦破命案工作如何保证办案质量。

  可能有人会问,强调“命案必破”,会不会导致基层公安机关为了单纯地追求多破案件,引发刑讯逼供等违法办案问题?强调“命案必破”,是对公安机关刑事执法办案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不会引发刑讯逼供等违法办案情况。

  首先,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要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在审查批准逮捕和审查起诉等环节对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进行监督,并在公安机关的看守所设立驻所检察室,对公安机关的侦查办案工作包括讯问工作进行监督。一些地方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还要专门问清犯罪嫌疑人对公安机关有无刑讯逼供,是否自愿供述等进行监督。近年来,检察机关还先后开展了治理刑讯逼供、治理超期羁押等一系列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了对公安机关的监督。

  其次,公安机关内部有一套完整的案件质量审核把关机制,从侦查员到刑警中队长、刑警大队长、法制部门、公安局长层层把关审核,确保案件质量。特别是办理命案,我们要求实行“一长双责制”,即“公安局长领导下的专案组长负责制和刑事技术部门负责人负责制”,市、县两级公安局长对本地侦破命案工作负领导责任。专案组长要对整个案件侦查办理工作,包括从破案、办案到批捕、移送起诉负责任,市、县刑事技术部门负责人对现场勘验、检验鉴定和有关刑事技术工作负责任,把侦查办案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出了问题也便于追究责任。此外,越来越多的地方公安机关对命案嫌疑人的审讯实行了全程录音录像,特别是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第三,公安机关在执法办案程序方面越来越公开透明,律师、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的监督渠道不断拓宽,公安机关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从2005年8月1日开始,全国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实行“办案公开制度”,公安机关在立案、破案后要向群众回告,命案要每个月回告侦查工作进展。在办案中要向犯罪嫌疑人和证人告知其权利义务,对办案的程序、时限、主要进展和结果要公开,接受群众查询。

  因此,“命案必破”不会影响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过去,我们的确曾经办错过一些案件,有的案件甚至是连最基本的尸源都认定错了。尽管这些错案多是发生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而且是极个别现象,但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这些错案的产生与办案人员的责任心和能力水平有直接关系,也与当时的科技水平特别是检验鉴定技术水平不高有关系。随着近年来我国司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科技水平包括检验鉴定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通过“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公安机关执法为民思想进一步落实,执法办案水平进一步提高,我相信,类似的错案是能够避免的。

  还有人可能要问,公安部要求命案必破,会不会有的地方公安机关命案破不了,就弄虚作假呢?我们对命案破案战果的统计,有一套严密的制度。公安部建立了全国杀人案件信息系统,各地发生每一起命案都要上网,这个系统是2002年建的,因为在2002年以前,连续发生几起犯罪分子流窜作案的案件,由于没有上网无法串并案,从那时起,考虑利用公安部的金盾工程建立一个信息系统,各地每发生一个命案,都必须上网,这样有利于我们串并案件,这对破案非常有利,对打击犯罪、侦破命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地每发生一起案件都要上网,公安部实时网上监控,全国每年发生多少起命案底数清楚。破了案和发案要对上号,破案要向公安部提供检察院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法律文书复印件。对破获的系列流窜杀人案件,我们都要实行倒查制。公安部每年在《人民公安报》上公布命案全破和没发生命案的县市区公安局的名单,让人民群众监督。一旦发现个别弄虚作假的,全国公安机关通报批评,并严肃处理当地公安机关领导,河南“命案必破”的工作搞得不错,前不久开了一个会,他们在2004年开展命案专项行动中,有四个公安局领导,因为弄虚作假被撤职。因此,我们说,命案必破的办案质量是完全有保障的。

  四、公安机关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侦破命案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侦破命案工作,4月下旬,公安部在河南召开全国公安机关侦破命案工作现场会,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坚持破案必破方向不动摇,继续保持侦破命案的良好势头,努力实现侦破命案两降一升和两个确保的目标。

  两个确保的目标,就是确保不因办案质量问题不能定罪、确保不出一起冤假错案。这是对我们办理每一起命案的工作要求。

  执法办案质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公安机关办理命案,必须要保证办案质量,做到不枉不纵,既要坚决惩治犯罪,又决不冤枉一个好人。这既是侦办命案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目标。为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我们在河南会议上对提高命案办案质量工作做出专门的部署,要求各地公安机关从规范抓起、从程序抓起、从证据抓起、从侦查破案和执法办案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抓起,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力争把每一起命案都办成经得起法律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和铁案。

  近年来,为了提高公安机关侦破命案和打击犯罪的能力和水平,公安部先后建立了“全国未知名尸体信息系统”、“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系统”和“全国DNA信息系统”,制定了“侦破杀人案件工作机制”、“查找无名尸体和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制度”、“DNA查询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大家知道,公安机关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未知名的尸体,可能是自然死亡,也可能是被侵害致死。如果尸体没有可供识别的特征、证件等,查找这些尸体的身源将是非常困难的,2005年,我们建成了全国未知名尸体信息系统,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将发现的未知名尸体的基本特征、特殊特征及DNA信息等录入系统,向全国公安机关开放,提供查询比对。同时我们还建成了全国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口信息系统。当前,随着社会流动人员增多,失踪人口也随之上升,其中一部分失踪人口很可能被害。我们要求各地将有可能被害的失踪人员的信息录入这个系统,并采集失踪人员本人或直系亲属的DNA信息录入这个系统。这个系统和全国未知名尸体信息系统及DNA信息系统结合查询比对,提高了查找未知名尸体身源和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口下落的工作效率。目前,这些系统和机制在侦破命案和打击犯罪工作中正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公安机关进一步强化打击犯罪力度,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今年,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在抓紧抓好侦破命案工作的同时,要始终保持对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全力推进各项打击犯罪工作。

  最近,中央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公安机关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原则,集中优势警力,采取有效措施,精心打好这一仗,给黑恶势力以毁灭性打击,努力实现“黑恶必除、除恶务尽”的目标。“打黑除恶”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希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线索,公安机关将严格为举报人保密,对反映和举报的线索,公安机关将一查到底,对发现的“黑恶势力”将予以严厉打击。

  今年,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继续开展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斗争,打击的重点仍然是街头抢劫抢夺、入室盗窃和盗抢机动车犯罪。去年全国开展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斗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两抢一盗”案件出现了“发案数下降、破案数增加”的良好局面,盗抢机动车犯罪案件也得到了初步遏制。今后一段时期,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大对这几类侵财犯罪的打击力度,坚决遏制“两抢一盗”犯罪的多发势头,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尽管公安机关侦破命案和打击犯罪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党委政府的要求和广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到侦破命案和打击犯罪的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绩,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窦唯:不满报道纵火烧车 苏瑾:将报社告上法庭
下一篇文章巴西官员称圣保罗大规模骚乱已经结束 81人丧生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