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张朝阳区三好学生的证明(下),成了罗常高中生涯的转折点。
当事班主任被撤消职务校方称让出三好名额无不妥学生期望转学考北大
核心提示
要 是一切正常的话,罗常(化名)今年应该上大二了,可是他却已经休学在家两年。
导致罗常休学的导火索,是一张朝阳区三好学生的证明。罗常曾是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并且是班上的第一名。按他的话说,正是因为他上高一时没有按照班主任的要求让出三好学生的头衔,此后便受到老师“欺负”,他是受不了才休学的。
母亲董女士说,儿子一直在温书,想考上北大或清华。本报实习生李惠/摄影
学生现状
休学两年,每天坚持温书
前天下午,在劲松西口一间平房前的空地上,自制的篮球架下放着两个瘪气的篮球。此时,篮球架的主人罗常刚吃完中饭,已经去首都图书馆温书了。
“孩子无法面对陌生人,也不愿提休学的事。”罗常的母亲董女士说。2004年冬天,罗常从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休学后,他的父亲就在门前的空地上修建了篮球架,为热爱体育的罗常提供了活动场所。
董女士说,儿子休学后惟一的愿望就是转学到80中上高二,然后考北大或清华。为此,罗常每天上午7点多起床,早餐完锻炼身体后就到首都图书馆温书,除了学习资料外,还看各种文史类书籍,下午则在屋子前面打打篮球,或在家中朗读英语,“每天都很有规律”。
家长讲述
已获候选,被要求让名额
董女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红色的三好学生证说:“孩子休学都是因为这个小本子。”
罗常于2002年9月考入北工大附中,高一期末考试时成绩全班第一,还担任了数学课代表。因为成绩优异,罗常被选为朝阳区三好学生的三名候选人之一。董女士说,儿子很在意这个荣誉,吃饭时还曾经开心地提起过此事。
可就在评选结果临近的一天,罗常突然闷闷不乐地对母亲说:“妈,班主任要我把三好生让给班长。”
后来,董女士从班主任樊老师处了解到,若连续三年被评为“区三好”,就能获得“市三好”,高考可以加分。“罗常本身已经具备了其他高考加分条件,并且不能和三好生重复加分,樊老师就想让他把三好生的名额让给班级第五名的班长。”董女士说,班主任表示这是为了整个学校着想。
但是,罗常拒绝了班主任的要求。这次事件,也成为了他高中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冲突升级
常受批评,感觉被人欺负
董女士依然记得,2003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吃完早饭出门上学的儿子突然回到家中,“他说眼睛疼,不想去上课”。随后,罗常在天坛医院检查后向学校请了半个月病假。
看到儿子心情很差,母亲反复问他出了什么事,得到的答复是“在学校受欺负了”。罗常觉得老师在针对他,同学们也排斥他。“班主任和物理老师不止一次说‘班上也不差你一个好学生’,还在班会上公开批评孩子。”董女士认为,自从儿子拒绝让出区三好生后,各任课老师对罗常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多为冷眼和批评。
董女士讲述了罗常高二时的一场遭遇:某天午餐,生活委员发放同学订的餐,罗常正准备吃,但被生活委员和班长硬生生地把餐盒拿走。原来是罗常订了餐,但是生活委员没有登记,让其遭受“偷饭”之冤。事后,班主任向董女士道歉,但罗常再也不愿意在学校用餐了,每天中午都赶回家吃饭,再花半个多小时去学校。
因为在路上耽误了时间,罗常迟到了几回,被各任课老师大加批评,而其他学生迟到却很少有这样的“待遇”,这让他很受不了。
在这种环境中读了一年,罗常的学习成绩下降了很多,他不愿意再回学校,也不敢回学校。就这样,罗常休学了。
校方回应
经过诊断,学生心理障碍
前天下午,北工大附中全程参与处理此事的党委书记赵金铭证实,班主任樊老师的确找罗常谈过话,想让他把区三好生让给班长。
赵书记认为,班主任的考虑没有值得非议之处。据他介绍,三好生的推举流程是由班级选出3名候选人,再由班委会投票决定,成绩是优先考虑的因素,但罗常其他方面并不是很出色。
赵书记也记得,从高二开始,罗常的心态和行为都比较反常,对老师有明显的对立情绪。这样的表现,任课老师也对其很有意见。“班主任可能说了一些刺激性的言语,但孩子的心理的确存在较大问题。”赵书记认为,让出三好生一事是导火索,诱发了罗常本来就有的心理障碍。对此,赵书记表示,校长李军去年曾和心理专家到罗常家为其做了心理诊断,“整个过程罗常始终不愿说话”。赵书记说,心理专家对罗常下的诊断结果是:“无法进行正常交流,存在较大心理问题,不适合继续在校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