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时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食盐过多面颊易生雀斑
食盐擦手心脚心可以治中暑 

海南全省食盐强硬涨价引发群众不满(组图)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0-8 21:24:23 来源:新华网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灌南村委会的盐民在收获非碘私盐

民在用极端落后的技术生产私盐

贩运商在运输盐民的非碘私盐

从9月14日开始,海南在全省范围内将食盐的包装由复合膜包装更换为纸塑包装,与此同时,每500克一袋的食盐零售价格从1元上调到1.5元,上涨50%。对此,当地群众反应强烈,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商家不愿意购进新包装食盐,而老包装食盐又售罄,零售商店无食盐可卖的情况。网上舆论普遍认为食盐涨价未经听证,且物价部门和盐业公司给出的涨价理由不能服人。

食盐突然涨价,市面上“盐踪难寻”

9月15日,有食盐销售商向媒体反映:近两天来已经无盐可卖了。媒体带着食盐销售商和市民的疑问采访了海南省盐业总公司(海南省盐业总公司与海南省盐务局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他们这时才通过媒体公布了这样一个消息:从9月14日开始,海南全省开始更换食盐包装,将原来采用的复合膜包装更换为纸塑包装。比起旧包装,相同规格的食盐,新包装食盐的价格上调了50%,即原来500克一袋的加碘食盐每袋零售价1元,调价后零售价为每袋1.5元。

记者在海口市最大的副食品批发市场--水产码头批发市场了解到,整个市场旧包装食盐早已脱销,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批发商有新包装食盐批发。一位零售商说,听说食盐要更换包装和涨价了,自己赶紧来进货,没想到竟碰到了抢购的场面,一些批发商还趁机将旧包装食盐的价格抬高,批发价从0.85元1袋上涨到1.1元1袋,有的甚至更高。

而记者在海口市万福隆超市看到,无论是新包装还是旧包装的普通食盐都不见踪迹,只有一些特种食盐,如加锌食盐、老盐等。售货员说,近日好多顾客一次购买10多袋食盐,有的甚至一次购买上百袋。不到一天的时间,超市的老包装食盐便被抢购一空。现在的新包装食盐还没有采购回来,具体什么时间能有新包装食盐销售,她也不清楚。

家住海口市龙华区滨海新村的张小薇说,当她得知食盐涨价消息后去附近商店购买食盐时,店主却说没有食盐可卖了。随后她又去了几家商店,可这些往常销售食盐的商店都没有食盐可卖。原来商店库存的老包装食盐售罄,而商店担心新包装食盐价格偏高群众一时难以接受,还没有去批发商那里采购。

两种“官方解释”,口径截然不同

为什么要“换装涨价”?9月15日海南省盐业总公司一位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了两个理由:一、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海南市场上食盐所使用的旧包装已用了10年左右,防伪手段和环保方面都很滞后,导致非碘盐的仿冒品猖獗。二、沿海城市基本都已使用了新包装。

据媒体报道,这位负责人还特别强调:其实市民在理解上存在偏差,食盐并没有涨价,实际上只是外包装涨价了,50%的涨价全部用在外包装上。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继“15日海南省盐业总公司解释”后,海南省物价局又于19日专门对媒体进行了一次澄清,口风一转,强调更换包装增加的成本只占此次涨价中很少的一部分。

海南省物价局价格处调研员陈成德说,海南原来的食盐价格是1996年1月制定的,至今的11年里,由于基础性、资源性和能源性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食盐经营成本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此次的食盐涨价属于正常的价格调整。

质疑声顿时四起:前后迥异的辩解,究竟暗藏什么“玄机”?网友“星雨夜行”在帖文中说:“作为消费者,要的是一个明白的说法,可是这两者却自相矛盾。食盐价格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操作’下就摇身一变涨了五成?”

涨价,涨多少,不需要听证?

换个包装就要涨价50%,这由谁说了算,为什么不进行听证?

海南省物价局价格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公益和公共服务价格才被列入价格听证目录,而食盐列在海南省政府的定价目录中,不属于公益和公共服务价格范围,因此调价时不需要举行听证会。由物价部门根据企业运营中的成本,制定出合理的价格即可。

此解释更是引起了很多群众的不满。

网友“星雨夜行”在帖文中写到:海南省物价局价格处相关负责人的这番话语异常刺耳……海南省价格听证目录确实不包括食盐相关内容,但是这也不能作为食盐价格说涨就涨的政策依据,相反,省物价局的解释让人感觉倒像是捏着“政策”作挡箭牌。

为了照顾一家大小生活,常常精打细算的海口市民徐女士告诉记者:“虽然贵了5角钱看起来不多,但是现在什么都涨价。汽油涨价的话,还只是影响到有车的人,食盐这种生活必需品都涨价,太不合理了!”

海口市海秀中路侨中里社区的吴才利说,根据国家发改委《食盐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或调整食盐价格应当进行成本调查、听取消费者和食盐经营者等有关方面意见。但海南这次出台的涉及全岛800多万人民生活的食盐涨价问题,没有举行听证会征求消费者的意见。这种想涨价就涨价的垄断经营下的价格霸权不打破,不但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可怕的是滋长了垄断行业的霸气,极有可能成为腐败的温床。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不吃不喝9.5年讨个老婆 超7成人认为婚礼成本高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