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人大不是“政治养老院”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6-10 14:07:08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程瑛、黄琳、季明/上海报道

有人认为人大是“二线”,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

5月27日是个星期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准时出现在人民大道200号15层光线柔和的会议室里,略显稀疏的头发纹丝不乱,蓝色衬衫的纽扣整齐地系到脖子下面,脚上是一双圆口、手工纳底的黑色布鞋。

对于在上海市委、市政府供职20多年的龚学平来说,曾经有无数周末都是“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如今,在人大工作三年多,他却明确地规定整个市人大周末必须休息。

“工作要讲节奏,要讲辩证法。”64岁的龚学平告诉《望东方周刊》记者,他特意举出陈云的说法佐证——少做就等于多做,多做就等于少做。

事实上,就在前一天,龚学平刚刚给虹口区的领导干部和人大代表作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报告,至此,从就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以来,全上海19个区县他都讲到了。据工作人员介绍,长达二三十页的讲稿都是龚学平亲自操刀,而且每次报告会前他还要更新部分内容。

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的龚学平,除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驻藏部队工作的6年,30多年的职业生涯都不曾离开过上海。他从一名普通编辑,成为上海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随后在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担任领导,并任上海市副市长,市委副书记。

八万人体育场,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大剧院,东方绿洲,申花足球俱乐部,东方网——在这座迅速扩展的庞大都市里,不少具有象征意味的事物都留下了龚学平的印记。这个小个子、声音洪亮的地方官员,让上海市民印象深刻。

以一名老新闻人自认的龚学平,总会不自觉地谈到“业务”问题。他对目前媒体对于人大工作的报道显然并不满意。“会议期间是倾盆大雨、会议之后是毛毛细雨”;“人大宣传人大看,人大不看无人看”——他不时地用顺口溜表达着自己的感受。

龚学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组数字是,上海有869位市人大代表,每一位代表背后是1.8万名上海市民。“代表的作用能不能发挥好,关系到广大市民的愿望能不能表达,利益能不能维护,权利能不能实现。”

民主政治需要每一个健康的细胞

《望东方周刊》:你已经走遍上海所有的区县,宣讲人大制度,听众的接受程度怎么样?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不是有一些误解?之后还会安排其他内容的讲座吗?

龚学平:照理讲这种主题的报告可能比较枯燥,但是我做过的20多场没有一场不受欢迎,关键是不能就理论谈理论,要用理论来分析、解释社会现象,要用老百姓看得到、摸得着的事情来讲,这样老百姓就容易接受了。

群众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误解还是比较多的。有人认为人大是“二线”,是“政治养老院”,有人讲在人大“多做没意思,不做不好意思,做做意思意思”,还有人把人大工作归结为“多外出,少在家,多画圈,少打叉”。每次我在讲座时提到这些对人大的误解,下面都会笑声一片,这说明不少人就是这样想的。

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很多老百姓并不了解人大到底在做什么。我就跟他们讲,人大有立法、监督、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等四项主要职权。

国家已经有大法,为什么地方还要立法?因为中国各地发展不平衡,而国家法律相对比较原则,各地需要在不违背大法的前提下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地方性法规。为什么要搞监督?保证宪法法律在本行政区域的实施,是人大监督的基本职能,同时,通过监督也要推动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普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块已经告一段落,下面要专门讲法治建设,比如法治建设与中国社会主义进程有什么关系,对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在依法治国当中有哪些思想必须要统一等,内容会更细、更深。

《望东方周刊》:其实你到各区县作报告,不仅是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且是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营造一个好的民主环境。

龚学平:我们需要市民们都能够关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希望广大市民能够努力成为具备世界眼光和全局视野的高素质市民,成为具备良好法律素养和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有了民主政治的每一个健康的细胞,才能有民主政治的摩天大楼。

《望东方周刊》:作为记者,对于人大的工作有时也感到有些神秘。

龚学平:过去是记者到哪里,哪里出新闻;现在是领导到哪里,哪里出新闻。实际上,人大是个富矿,人大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有很多新闻可以写。

我们现在是一个法规定出来,就是报纸整个版面刊登,谁去看?其实媒体应该在法律出台以前的讨论阶段就有所反映,包括制定过程中的不同意见。在四项基本原则下讲一些不同意见是好事,最后还是要统一意见的。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湖南湘潭一名警察在检察院被铐挨打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