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官媒:歼10战机具备三代半水平(图)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1-11 10:50:03  来源:航空在线  

歼-10采用了翼身融合设计,即将机翼和机身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二者的平面形状和剖面形状完全融合为一的机体。翼身融合的优点是结构轻,容积大,阻力小,使气动特性有所改善,但对制造的要求较高。

歼-10拥有较大的单垂尾,机后身设一对腹鳍,是直接固定在机身后部两侧的小边条上的,从照片上看腹鳍向外倾斜,这样有利于减小飞机擦尾的概率和增强隐身效果。

歼-10的整体座舱为飞行员提供了优良的全向视野,其航电设备采用大屏幕显示仪、液晶多功能平显、先进的自动航行仪、气象数据计算机和头盔瞄准具等。

突破电传操纵“拦路虎”

电传操纵系统是采用控制技术的、用电缆代替机械传动装置、把驾驶员的操纵指令转换成电信号直接传送到舵机、或相应驱动装置的电飞行操纵系统,是以飞机运动参数为对象的尊长环式电习行操纵系统。该系统的主要部件有中央操纵机构杆力(或脚蹬力)变换器,响应模型,校正网络,结构滤波器,飞机运动参数和大气灵敏值传感器,性能限制器,余度舵机,助力器,机内测试设备等,系统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可靠、体积小、重量轻、布局灵活、易于系统交联、维护性好等,使飞机操纵品质和性能得到改善,给飞机设计带来更大的自由度。


中国空军歼10战机腾飞

电传操纵系统作为三代机最大的特点和技术瓶颈,一直制约着我国新型战机的研发工作。在歼10的研制过程中,军方对飞机的设计要求一直都在提高,为此611所在软件设计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针对飞机放宽静稳定度后的飞行、操纵特点,我国技术人员开展了大量的前期试验与论证。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歼8IIACT的试飞为我国在高机动性战机的操纵、控制领域和主动升力控制技术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参考。K-8IFSAT203(多轴变稳机)上进行的验证试飞,为歼10装备的电传操纵系统安全使用进行了充分的先前验证,使歼-10试飞的风险大大降低。

为确保数字式电传飞机的设计成功,新机研制必须建立一个系统试验环境,全面验证检查飞控系统各项性能指标、控制功能,这个试验环境就叫“铁鸟”试验台。时任专业组长的杨伟承担了项目负责人的重任。

1996年3月的一天,“铁鸟”台试验成功,为后来确保日后歼10战机首飞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极具风险、技术难度巨大、最令人担心的数字电传飞控系统成为最让试飞员放心的系统。纵览世界,许多国家在电传操纵系统的研制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美国F-16、瑞典JAS-39等先进第三代战斗机及美国F-22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制过程中都发生过由于电传操纵系统故障带来的坠机事件。唯有中国的歼-10,在整个项目研制过程中,从未发生过任何一起由电传操纵系统故障造成的坠毁事件,可见在先进飞控技术领域,我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歼-10飞机是一个跨时代的航空产品,其研制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歼10项目的研制过程中,我国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前沿技术,由此在增加技术风险的同时,也提高了技术集成的难度。

为此,一航成飞及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引入了新的科学管理手段,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形式,把飞机战术技术要求逐层分解落实的各系统和子系统,通过技术协议、技术规范等方式严格定义子系统与系统、系统与主机的接口关系,最后再在飞机机体平台上进行有机集成。通过各种先进系统和新型产品的综合集成,歼-10在总体与局部上共同创造了国内航空技术的新高。

歼-10的研制过程中,攻克了包括国内首次研制多功能火控雷达、自适应电子对抗、机载分子筛选氧、高机动防护救生、四余度不间断供电、数字式燃油测量、高效环境控制等一系列难题。同时,为了提高整个项目的研制效率,歼-10飞机在研制过程中大量仿真实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对各项系统进行检测,减少了空中试飞的次数和危险性,降低了研制成本,提高了研制效率。

中国的航空工业任重而道远

中国空军是一支年青的队伍。中国的航空工业基础薄弱,资金有限,技术储备力量不足,这些都是制约中国空军装备发展的重要因素。值得庆幸的是,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航空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航空工业已摆脱了仿制生产前苏制战斗机的老路子,逐步具备了自主开发、研制现代化战机的能力,呈现出蓄势待发的势头。


歼10战机分单座和双座战斗教练两种型号

歼-10飞机的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军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历史性跨越。标志着我国已经跻身于少数几个能够研制先进战斗机的国家之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0飞机研制成功并形成战斗力,是我国在攀登航空科技高峰征程上迈出的重大一步。歼-10系列飞机的发展,特别是再创新研制的飞机,标志着我国研发生产第三代战斗机的战略部署取得重大突破。可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空军的战机将会立即跨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纵观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基本上走的是小步快跑,边引进先进技术、边自行研制进行技术储备的路子。其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也遇到了很多曲折。国产FC-1型“枭龙”战斗机和歼-10型战斗机就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骄傲。这两种新型战斗机已达到了世界第三代战斗机的先进水平,而歼-10甚至具备了世界三代半战斗机的先进水平,性能十分优良

但是,世界战斗机已开始向第四代战斗机的方向发展,对中国航空工业来说,要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段艰难的道路要走,可谓任重而道远! 来源:《航空世界》 (C001)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巴基斯坦中意歼-10价廉物美 计划购36架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