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军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稀土资源管理不善 美日廉价狂购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9-7 16:45:52 来源:中国经济网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目前稀土市场回暖,原料供应吃紧,中小企业大面积停产、减产,稀土行业的产能泡沫正在被挤掉。专家建议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尽快出台稀土行业产业政策,提高准入门槛,规范和引导稀土产业发展,及早遏制稀土企业的扩产冲动,将稀土行业引上健康、稳定发展轨道。否则,稀土行业很难走出大起大落的恶性循环。

此外,尽管近年来组建南、北稀土
集团的呼声很高,进展却不大。为此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继续努力,尽快解决好这一关系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命运的问题。

出口战略:改革配额制度

拥有宝贵资源的国内稀有金属产业正在面对着难以忍受的巨大尴尬:一方面,稀土等产业在世界创造了资源储量、生产量、销售量、消费量多个“第一”,另一方面,在绝对的市场优势下,国内稀有金属却只卖出了个“土价钱”。

据了解,我国稀土产品供应量占全球总需求量的85%以上,出口量逐年增加,但与庞大的市场占有量以及稀土在战略资源中的“真实身价”相反,近年来我国稀土产品价格大幅下挫,直到今年上半年才有所回升。

一般来说,拥有一半市场份额的企业或者国家应该有市场价格的决定权,为什么占到市场份额高达80%左右的我国稀土产品反而受制于人呢?

目前,我国稀土在采矿方面归国土资源部管理,而出口配额的发放却归商务部,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脱节。同时,我国现有稀土企业100多家,稀土冶炼分离能力超过20万吨,而现在全世界稀土产品需求量不过10万吨,供大于求的局面迫使国内企业恶性竞争,互相压价。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近年来国家对采矿权的下放,各种稀有金属矿陷入了开采一哄而上的混乱局面,致使我国的大量战略稀有金属资源被糟蹋、破坏和贱卖,出口的绝大部分是未经轧、锻或仅经简单加工的初级产品,换取的资金得不偿失。

一些专家认为,现行的稀土出口配额制度即使不取消,也应进行大规模调整。首先,应提前配额分配时间,每年的年初、年中应将配额分配完毕。同时,应研究和优化配额分配方法。除销售额、出口额外,还应着重考虑一个地区稀土产业总体规模,尤其是稀土深加工、应用产业水平和规模。非稀土深加工、应用企业不分配额。最后由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协商每年的配额总量,并依据宏观调控的原则,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环保达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予以倾斜。

专家还建议,每年应对稀土新产品进行评审后确定出口范围,以对出口种类实行动态管理。(C001)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专家:日新内阁直接影响东海油田问题
下一篇文章中央军委严肃处理:安徽军机坠毁特大事故责任人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