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问题历来为广大读者所关注,围绕两国关系的最新发展,以及台湾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军事科学院战争与战略理论研究部副部长张世平少将,请他从一个军事专家的视角进行了解读和评论。
张世平,祖籍山东,一九五四年七月出生,现任军事科学院战争与战略理论研究部副部长,少将军衔。
军 事科学研究员,军队指挥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参加了《防暴条令》、《司令部条例》、《联合战役纲要》等法规的编写工作;参加了《军队指挥学》、《战略学》等学术著作的撰写工作;个人还先后发表了80余篇论文,并已出版了《军队指挥系统概论》、《毛泽东作战指挥思想研究》、《中国海权》、《国之大事》、《史鉴大略》等7部专著。
美国担心欧亚大陆上崛起一个能与自己分庭抗礼的大国
记者:作为一位研究战略的军事专家,对目前的中美关系发展您有怎样的看法?
张世平:中美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爱恨交加、打骂常有、扯不断也理不清。看上去,两国之间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核心只有一个,即国际地位问题。对于美国来说,关键是如何维护既有的国际地位;对于中国来说,关键是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目前,中国崛起所面临的最主要的双边关系是中美关系,它不仅直接关系着中国的崛起,也关系着世界未来的发展。对此,我有三点想法。第一是中美两国应当保持成熟的心态、客观的精神、大国的责任,承认现实、正视对方。中美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双方位置的确认。
今天的美国,不仅综合实力远远领先于其它国家,而且还拥有不少的追求。比如,管理好世界、修理好地球、净化好环境,等等。这说明,美国还没有“老”!中国崛起正是在美国还没有“老”、还有诸多追求的大背景之下。最近,有媒体报道,美国国防学院的科尔讲了这样一段话,他说:“事实上,中国人没有做什么坏事或多余的事,只是他们正蒸蒸日上,而我们却在走下坡路。”科尔的话很有意思,它也说明,中美双方都有一个心态调整的问题。
美国最大的心病是在欧亚大陆上崛起一个能够与其分庭抗礼的大国。这个地球就这么大,对于美国来说,在欧亚大陆南北方向上,北面的俄罗斯、南面的印度还没形成气候;东西方向上,东面的欧盟是一个有离心倾向的伙伴但远没有发展到竞争对手的程度,而西面的中国则既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大国,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实体。这就决定了,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美国的担心所在。
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表现是好坏参半
记者:对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所作所为您怎么评价?
张世平:评价这个问题,第一要从哲学层面进行思考。黑格尔最讲“真理是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反对片面性。自古以来,人类对于真善美就有不同的标准。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看待任何事务都要有全球视角、宇宙胸怀。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事务要以是否有利于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是否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为原则。不能以己度人,不能有“冷战思维”。
第二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层面进行思考。全球人都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整合的过程。就以中国为例,战国时除了七雄并立,实际上还有100多个小国和部落等,到秦时形成大一统。世界各地区也都是由无数个部落、小城邦、小国家逐步整合而成的。一战后的国联、二战后的联合国,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人类走向“大同”的雏型。那么,任何一个整合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强大的部族、城邦或者是国家来“主事儿”、“挑头儿”。当然,“主事儿”的、“挑头儿”的都不是主观的、不变的。“胜者王侯”嘛!
第三,要具体分析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所作所为。自从北美殖民地开始,美利坚人就有一种与生俱来,无以名状的性格,在世界历史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二战中美国建立了一支1,200万人的武装力量与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浴血奋战,对于人类的正义战胜邪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记者:对美国动辄干涉别国事务的霸权主义行为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张世平:我认为,首先,美国在国际上的行动不都是在搞霸权主义,否则它早就垮台了;美国所进行的战争也不都是为了争夺霸权的战争;美国的国际关系政策也不都是为其霸权目标服务的。其次,中国反对霸权主义不是针对某一国家而言的,而是针对所有谋求霸权的企图而言的;不是针对谋求霸权国家的所有政策而言的,而是针对其谋求霸权的政策而言的;不是针对“管理世界”、“修理地球”的有益行为而言的,而是针对霸权行径尤其是为了霸权而进行战争的行径而言的。简言之,凡事都不能搞简单化、绝对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