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年代当兵,一般就是两三年,但战士不能只盯着这几年的事情。军队是要打仗的,现在的战士就要考虑将来的战争。”15年来,朱桂全的大脑就像一台时刻在旋转搜索的雷达,始终关注燃气轮机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每当外军舰艇来访,他就利用参观的机会,下到外军军舰机舱,跟外军同行交流探讨。
2004年9月,一艘外军军舰来访。朱桂全突然问这艘舰是否有“CDP软 管备件”。外军机电长问:“什么型号?”朱桂全马上流利地报出:“L22P161”。外军机电长的眼里透出惊讶,随即从备品备件电脑数据库查询。
“ONLY ONE!(仅一根)”尽管只有一根了,外军机电长还是钦佩地把软管送给朱桂全,算作纪念。
一名士兵的肩膀能有多硬
朱桂全说: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一个战士就是一个信息子系统的主人,一名战士的作为往往会影响到作战的全局。从现在开始,就要勇挑重担
舰长李玉杰对朱桂全印象深刻。每当执行重大任务前,舰长逐个战位检查装备情况时,朱桂全总是说:“有我在,请放心!”
“我的战位无差错,我的工作请放心!”是这支驱逐舰部队叫得十分响亮的口号,朱桂全的战位就是标杆。执掌着价值上亿元的昂贵设备,担负着战舰的动力保障,朱桂全丝毫不敢马虎懈怠,他说:“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一个战士就是一个信息子系统的主人,一名战士的作为往往会影响到作战的全局。从现在开始,就要勇挑重担,对装备安全承担起全部责任。”
“哈尔滨”舰修船期间,工人在对高压空气定压阀进行压力调试时,只想做最低和最高压力试验。朱桂全坚持按照规程调试,试验一个步骤也不能少。
工人不听他的,朱桂全火了:“试验不认真,装备出问题机器报废了怎么办?你们不做,我绝对不会在工程验收单上签字!”
结果,工人只好按照规程做了试验。从此,工人们对朱桂全敬畏三分,敬的是他经常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问题,畏的是他对工程质量要求严格,眼里不揉沙子。
燃气轮机动力系统具有故障自检功能,机舱和重要部位实现自动监控和报警,但是智能化和自动化丝毫未能减弱朱桂全的责任心。
“哈尔滨”舰在海上进行燃气轮机全速航行试验,朱桂全值更巡视时,透过右燃气轮机箱装体观察窗口,发现排气涡壳处底部有小片油渍。“怎么回事?”他和战友一起拉开箱装体的左侧门,此时看见燃气轮机后部已蹿起火苗!
“起火了,快灭火!”朱桂全一边大喊,一边抓起电话向驾驶室报告,并迅速按下紧急停机按钮。接着,他操起一个灭火器,冲进高温灼人的箱装体。爬到空间狭小的涡壳前,头伸不进去,他只能伸长胳臂使劲把灭火器靠近火源,“哧哧……”一连用了12个灭火器,他和闻讯赶来的战友一起,不到3分钟就把火魔降伏了。
这时,他才感觉胳膊钻心地疼,脸也火辣辣的。原来,他的手臂贴到滚烫的涡壳上,脸也被灼伤。外籍专家说:“幸亏发现及时,否则动力涡轮输出轴将被拧断,军舰建造周期将被无限期延迟。”
然而,在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会上,外籍专家却想推卸设备设计制造有缺陷的责任。朱桂全伸出满是燎泡的胳膊,当场拆开设备。真相大白,外籍专家对舰长说:“你们有这样的士兵,真是了不起!”
为此,舰党委宣布为朱桂全记三等功一次。他成为“哈尔滨”舰第一名光荣立功的舰员。本报记者司彦文徐双喜本报通讯员李德(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