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军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俄军总参谋长:中俄将在俄罗斯进
中俄军演画册首次公开解放军先进
俄首次发表国防白皮书 赞中俄军演

俄军加速第五代战机研发全面超越美制F-22(图)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7-6 11:31:18 来源:国际在线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俄空军苏-47与苏-30苏-27战机伴飞

本报特约军事观察员施为潘杰

俄空军总司令突然放风,暗示美国“猛禽”独霸天空的局面将改变

俄罗斯最近突然将第五代战机的研制进程“提速”,表明俄已
经基本掌握了美军最先进战机“猛禽”的真实技术细节,并且找到了应对之策。

俄罗斯空军总司令B·米哈伊洛夫近日在视察位于莫斯科附近的“土星”航空发动机联合体时宣称,俄空军第五代战机(按西方标准为第四代)的试验样机,有望明年升空进行首次飞行试验。

不知是否是巧合,米哈伊洛夫的这番言论,正值美空军宣布其第四代战机F-22A“猛禽”的部署工作进展顺利之时,他的话不由引发了人们的联想

俄第五代战机将采用苏-47的部分技术

携带武器藏在机身内

根据推测,俄第五代战机的体积介于米格-29和苏-27之间。新机将具备类似美国“猛禽”的“4S性能”,即超机动性能、超视距空战、隐形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点。首先,俄第五代机具有长时间超音速巡航能力。由于装备了全新的大推力航空发动机,可以让该机以1200公里/小时的超音速巡航速度飞行,这是俄现役战机根本无法做到的。

安装了推力矢量发动机的米格-29OVT战机也叫米格-35

其次,该机机动性能极佳。新型战机采用了经过特别优化的外形设计,在进行超音速飞行时,还可以利用发动机喷口的快速转向能力,轻松完成空中复杂作战机动任务。第三,新机采用“智能化”座舱和先进的机载武器。新型战机将采用大屏幕的液晶显示器。另外,全部机载武器都装在机身内部弹舱,以提高战机的隐形能力。

如果细论起来,在未来战机的“4S”标准中,机动性一直是俄罗斯的强项。在前三代战机的对抗中,俄制战机的机动性能相比同代美军战机,始终占有明显优势。就这一点来说,未来的俄第五代战机在机动性上很可能也将大大超过“猛禽”。

米格公司推出的米格1.44第五代验证机

俄五代机将后来居上

第五代战机的研制计划,最早可以追溯到1981年。在那时,连苏-27、米格-29等俄军现役的第四代战机才刚刚问世。苏联当时就提出了第五代机的设计概念。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苏联第五代战机研制进程受到严重冲击。近年来俄罗斯军力逐步恢复,有关第五代战机研制的传闻又开始多了起来。

可以说,在外国军事观察家看来,俄罗斯第五代战机研制计划一直是一团迷雾。关于这种飞机的外形众说纷纭,而该机的研制时间表也始终没有一个定论,一直处于变动之中。关于俄第五代战机,只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俄罗斯的新战机必然以美国“猛禽”为背景,研制它的目的就是要挑战美国借“猛禽”形成的“空中霸权”。

2002年4月,俄罗斯苏霍伊航空控股公司在招标中胜出,该公司获准主持研究第五代战机项目。在其有关设计思想的阐述报告中,“猛禽”赫然被明确列为了假想目标。

俄制新型苏-34战斗轰炸机

其实,从西方标准的第二代战机开始,俄罗斯(苏联)的新型战机的研究工作就始终比美国落后数年。这一方面有技术水平相对不足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俄罗斯(苏联)的战机设计者们想要把握战机研发中的“后发优势”。

从技术层面上看,后研发的战机无疑可以应用更加成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手段,在研究中少走弯路。还可以以先期出现的对方战机为蓝本,一方面吸取其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其弱点和缺陷,有目的地进行设计。

就目前俄第五代战机与“猛禽”的对比来看,这其中固然有技术、资金等因素,但等待以美国新型战机作为“背景机”的意图也很明显。而俄罗斯最近突然发力,将第五代机的研制进程“提速”,表明俄已经基本全面掌握了“猛禽”的真实技术细节,对其总体性能已经心中有数,并且找到了应对之策。可以预见,俄第五代战机相比于美国“猛禽”,将形成类似今天苏-27对于F-15的态势,依然是后来者居上。

F-22猛禽战机完成试飞降落机场

“猛禽”单价高达近2亿美元

但是,近一、二年来,俄美空中力量间存在了多年的平衡状态,已经“失衡”。与俄罗斯的裹足不前不同,在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的十余年间,美国无论是在研制新型航空武器方面,还是在空中作战理论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飞跃。2005年12月,在美国空军的武器库中,一种全新的战斗机——F-22A“猛禽”,出现了。

“猛禽”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唯一被公认的第四代(按俄罗斯的分代方法为第五代)战机。“猛禽”的服役标志着世界从此真正进入了“隐形空军”时代,空中战争的形态也可能因“猛禽”的出现发生巨变。在全球各大媒体上,有关“猛禽”种种十分夸张和离奇的传说层出不穷,这种单价高达近2亿美元的战机几乎已经成为了一部会飞的“神话故事集”。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中央晋升10位上将 可能面临实战的人才受重用
下一篇文章俄军总参谋长:中俄将在俄罗斯进行第二次军演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