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中国在发展中蒙关系上,不能只满足于两国已建立的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中国是蒙古最大的投资国和最大的贸易伙伴等已取得的成绩。中国应该在文化层面上加大力度,从意识形态、文化认同、社会心理和民众情感等方面加强工作,加大文化在中蒙两国政治关系及经贸联系中的催化作用,从而在蒙古老百姓心中树立起一个真正的友好邻邦的形象。
丰富双方交往
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边界线长达3193公里,占中蒙边界线长度(4710公里)的68%,而且边界两边是具有相同文化的跨界民族。所以,应该充分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的区位优势和两地的人文基础,使其在中蒙交往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内蒙古自治区要规划和建立中蒙民间交往机制,开展包括青少年交流在内的形式多样的民间交流。如定期在对方举办商贸洽谈会、展销会,组织两国中小学生互访,举办双方共同爱好的文体活动——摔跤、赛马、射箭和文艺演出、电影周,开展边境旅游以及中方为蒙古公民在华就医求学提供方便等,以便双方人民更多地相互了解,加强中国在蒙古的文化影响,尤其是使蒙古民众更好地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和中国其他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及中国对蒙古长期的睦邻友好政策,以此推动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逐渐消除蒙古部分人对中国的疑虑和“敌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需要提高在蒙华人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有关部门还应该杜绝那些没有实力、没有能力甚至有损于国家形象的企业和个人在蒙从事商务或其他业务活动。(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