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AK—47护卫牧牛
拂晓时分,燃烧的牛粪腾起团团浓烟弥漫开来,光着脚丫的牧人和两百来头长着尖角的牛排着长队出发了,迤逦缓行,走进草场。草场经过了一夜雨水的洗濯,泛着耀眼的光辉,青翠欲滴。
每群牛队大约二三十头,都有一个瘦高的年轻人看护、放牧。牧人脸上都抹了赭石灰,赤裸的身体上有一处处星状的 疤痕,这些都是牧人的身分标记。
他们是曼达里(Mandari)的斗士,属于一个游牧部落,每天都这么早出晚归,从露天的营地到草场,再从草场返回营地,千百年来一成不变,行走在赤红土地和低矮的灌丛之间。这是在他们的世居之地,辽阔的苏旦南方。但是,有一件事例外,并非一成不变,那就是每个牧人肩上都斜挎着一件曼达里人称为“Perik”的家伙。
这是一支经过日晒雨淋显得破旧的AK—47冲锋枪。曼达里人根据这种枪每秒4发子弹射击时发出的声音,把AK—47冲锋枪称为“Perik”。这是一种曼达里人已经熟悉的声音。在宣布达成脆弱的和平之前,在这场打了二十多年、死亡200万人的内战中,该地区一直是一片战场。曼达里人过着封闭隔离、自给自足的生活,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西方记者。
本报特约编译伊木
“在这里AK—47是老大,不管你喜欢不喜欢”
在苏旦南方中部赤道州首府朱巴以北的茫茫荒野上,有一个名叫“Kwajroji”的营地。营地中的棚屋都敞开着房门,营地里还种了芒果树。一个名叫马流尔的牧人坐在营地里向西方记者指出了血腥战争带来的变化。“我们要用Perik保护我们的牛。我们曾经用长矛和刀斧,但是战争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你必须有枪,不然你的牛会被抢走,你也会像狗一样任人宰杀。我们别无选择。”
坐在他身边的是20岁的安德烈·基拉,他用手指了指他的AK—47冲锋枪:“我家卖了6头牛换来了这支枪。我们不卖牛,这是我们的习俗,这很重要。但现在我们顾不得习俗了。去年,我的堂兄被枪打死。这里AK—47是老大,不管你喜欢不喜欢。”
这些老化的冷战武器表明全球轻武器工业渗透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个每年增加八百多万支枪的交易,据保守估计,6.5亿支枪散布全球。就是这种枪在世界各地,从苏丹达尔富尔不被注意的杀人地区,到美国和欧洲各个城市的街头,每天杀死1千人。据了解,全世界大约60%的枪是在私人手中。苏旦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也是刚经过霍乱肆虐的地方,但是据认为现在这里家家都有一支AK—47冲锋枪。
武器之所以泛滥成灾,首要的责任在于一批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从制造商开始,枪被卖给政府和出口商,政府和出口商启动了一条枪支行走的路线:枪被卖给军阀、卖给叛军,最后就到了因为别人有枪而自己也必须有枪的游牧农民的手里。
“国际轻武器行动网”是一个有700个游说组织组成的联盟,其中包括国际大赦组织和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国际轻武器行动网”正在向各国政府施压,要求阻断这种源源不断的致命武器。
“战争和冲突就像是运输武器的渠道,大量的武器通过这些渠道涌入非洲和其它地方的战区。”“国际轻武器行动网”主任里贝卡·彼得斯说。
“冲突结束了,武器留下来了,成为平民生活的一部分。大部分被杀的人并不是死于战时,而是被杀于犯罪和个人冲突当中。这些冲突往往是为争夺资源而发生的。要阻断武器交易,这是很难做到的,但是限制和控制这种交易还有更多工作可做,不仅仅是各国政府目前所做的那些,他们做得太少了。”
自从有了枪之后,这些冲突变了,从用长矛弓箭肉搏的小冲突,演变成了一个经常不见人影的敌人发动的伏击
在远离曼达里的纽约联合国总部,游说政客解决轻武器问题的努力将于今年6月达到紧要关头。联合国轻武器审查会议将讨论贯彻执行早在2001年达成的限制武器产量的各项措施。但是,“国际轻武器行动网”追求的真正目的是要开启谈判,以签订全球第一个规定禁止任何政府或者供应商出售武器各项原则的武器交易协定,因为武器会导致侵害人权,加剧现有冲突,并且阻碍社会发展。有这么一个协议就可以堵塞一个关键漏洞:只要把枪转送到法律规定并不严密的国家,武器交易商就可以绕过第一世界国家严格的法律。
但是,倡议者私下承认,即使6月有一个重要措施交到台上讨论了,并且产生了控制平民拥有枪支的强制性最低标准,或者限制计划,也将再次遭遇到美国一贯的反对而陷入困境。所以,就在外交官进行争辩的时候,曼达里的长老们警告,他们的武器竞赛正在毁掉他们自己的文化。从敌对部落用枪绑架儿童,到新的人们不熟悉的对人的生命不尊重,枪被认为是一种必需的但是有害的恶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