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军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从“中正”到03:中国步枪发展历程回溯(组图)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4-16 16:16:49 来源:《兵工科技》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苏联的波波沙冲锋枪(右图)由于也能出色、动作可靠而备受广大士兵的喜爱,中国曾从苏联大区购买过该型枪,并有过仿制;纳甘步枪(左图)在苏联一直是作为狙击步枪来使用的.被苏
军淘汰后,同波波沙冲锋枪一起大量卖给了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志愿军就是用这些枪(仿制枪)来对抗装备优良的美军

  从史料记载的有关枪械文字来看, 中国从清末到民国,其间军阀各自为政,枪械来源多为购买和仿造,比如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就曾仿造**6.5毫米口径步枪。后来,蒋介石用仿自德国7.9毫米毛瑟枪的“中正”式步枪统一了中央军用枪,之后又改为美制7.62毫米步枪。新中国成立后,部队所装备的步枪几乎全是从敌人手中夺来的,型号杂、口径多、性能落后。

  当时,装备的杂乱和缺乏标准化,是新中国的枪械后勤供应部门最感头痛的问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从苏联购买了100个师的装备,全军统一换装苏式枪支,并按其系列建立兵工厂。当时,苏联已开始装备新研制的AK—47 7.62毫米突击步枪,把已淘汰的1891年式纳甘步枪和1943年式波波沙冲锋枪大批半价卖给了中国,而中国的对应仿制品则定名为53式步枪和50式冲锋枪。在后来的朝鲜战争中,这些枪械的威力并不如美制步枪,但在可靠性方面还是值得赞赏的。





仿自苏联AK-47的56式冲锋枪,实际上应称为56式突击步枪更确切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步枪的第一代换装带有应急性,部队对枪械的要求不是太高。看到苏军装备了新型步枪,为了提升本国军队的作战能力,1955年,中国同苏联签订协议,引进苏制AK—47突击步枪和C—41半自动步枪技术,在国内自制,分别定名为56式冲锋枪和56式半自动步枪。

1959年国庆阅兵时,上述两种枪首次亮相。到1964年,中国全军完成了第二代步枪换装,接着又向外援助了数百万支56式。

据记载,越南战争中有大批美军扔掉手中的M16,而去使用AK—47(主要是中国产56式冲锋枪),56式枪作战性能之优良由此可见一斑。对于C—41半自动步枪,因为其射速较低且制造复杂等,苏军不太喜欢而装备时间较短,但在中国,一些老同志由于保留着“不见鬼子不扣弦”的珍惜弹药的观念,却对其偏爱有加。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军队仅正副班长才配有56式冲锋枪,普通战士一般都用56式半自动步枪。


中国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仿自苏制C-41步枪,曾大量装备普通士兵1979年,对越作战证明,56式半自动步枪已经落伍,因为在远程炮火打击和丛林地带,作战人员大多只能在50米内发现敌人,瞄准射击是来不及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梭子子弹扫过去,而这恰恰是半自动步枪所不具备的。

吸取对越作战的教训,中国军队决定将56式半自动步枪全部淘汰,配备给了武警和民兵,而对56式冲锋枪作了改进,定名为81式自动步枪,清一色装备全军。这是中国军队步枪的第三代换装。相比AK—47,中国81式自动步枪的基本结构无大大变化,但在射击精度方面却比AK-47高。该枪性能不错,深受广大官兵的喜爱。


挂带榴弹发射器的81式自动步枪

尝试小口径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美苏步枪又向小口径、高射速方向发展,分别出现了美国的M16 5.56毫米步枪、苏联的AK74 5.45毫米步枪。为了紧跟世界步枪发展形势,中国在多年的努力之后,也推出了自己的小口径,即5.8毫米口径,并于1987年定型了87式步枪。相比国外同类产品,87式步枪整体性能不佳,且因部队对步枪尚无急需,故该型枪未能装备部队,而是进行了继续改进,这就是随后推出的95式5.8毫米。


中国95式自动步枪


外国武官正在试射我95式步枪

中国式5.8毫米步枪由于推出较晚,因而能吸收其他国家同类枪的优点。该型枪采取了新工艺和塑料构件,重量只有3.25千克,因采用无托结构,长度仅0.74米,可加挂能快速拆卸的35毫米榴弹发射器,并配有三倍的白光瞄准镜和激光瞄准镜,能在夜间弱光条件下对200米内目标精确瞄准。

此外,该枪还配有多功能刺刀。在使用方面,凡是用过美制M16A2 5.56毫米步枪及苏联的AK74 5.45毫米步枪的人,在试用中国95式5.8毫米步枪后,普遍感觉此枪动力特性平稳,持枪、瞄准舒适,射击时后坐力和震动都很小,单发和点射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整体而言,95式步枪团轻便易携等特点大受欢迎,尤其是在乘车作战或特种作战方面更为出色。在中国派往阿富汗、伊拉克执行保护大使馆任务的武警所持装备中,95式步枪就是主要装备。然而,一些野战部队在试用过95式步枪后,却感到不大习惯且意见较多,比如射击时左手不能持弹匣而要把持前面的握把,臂短者会感到吃力,很难像过去使用步枪那样“端”着打,而要“抱” 着扫射;在射击中射手瞄准时其头部比以前使用步枪时要抬高一倍,卧姿射击时会增大暴露面积;无托结构又造成射手在瞄准时脸部距退壳口太近,连发过程中硝烟的刺鼻、熏眼和持续射击后护手握持的热度都比过去的步枪明显得多。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阿当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清晰曝光军政要地 印度抗议Google地图泄密(图)
下一篇文章美国借口保护太空资产 为部署太空武器开路(图)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