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军事>>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传皮特印度购买情欲药 可能无法满
雷诺汽车转投印度巨资建厂 中国项
雷诺汽车转投印度巨资建厂 中国项
印度富翁扎堆英国买豪宅
胡锦涛访印前夕 华为中兴突破印度
华为、中兴获印度电信大单 破冰之
戴-克计划投资5500万美元在印度建
诺基亚将在中国和北美印度重点推
印度计划2020年实现载人登月
高群耀:“老中”的印度挑战

印度研制30年的“阿琼”坦克计划终被放弃(组图)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1-16 11:01:33 来源:中国国防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印度“阿琼”坦克目前仍不具备实战能力

10月初,印度陆军最终决定放弃“阿琼”主战坦克计划,这使印度自行设计和制造主战坦克计划的30年努力付诸流水。从1974年印度正式批准研制“阿琼”坦克到结束,创造了3代主战坦克研制周期的世界之最,曾被世人称为“最难产的坦克”。从难产到流产
,“阿琼”终于被放弃。回顾其历尽磨难的研制历程颇耐人寻味。

“主战坦克”成为“主败坦克”

1972年,根据与巴基斯坦作战的经验,印度军方提出用一种新型坦克来代替“胜利”式主战坦克。同年8月,印度战车研究发展局开始了新型坦克的方案研究,起初将该新型坦克命名为MBT80,后以印度教神话中战神的名字改称其为“阿琼”式主战坦克。但这位“战神”的降临十分艰难。

印度国产阿琼坦克

1974年3月,印度政府正式批准了“阿琼”的研制计划,并为该项目进行了第一次拨款。原计划在1983年12月前完成第一辆样车,以后按每月一辆的速度再生产出12辆样车,但是由于技术问题困难重重,实际研制进度落后于计划,到1984年3月,才制成了首批两辆样车并在次年3月迫不及待地将其首次公开展出。但该项目进度并未因此而走上轨道。印度由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只好借助外国的力量,结果将“阿琼”弄成了“八国联军”,造成各子系统之间难以匹配。

1988年8月,印度对“阿琼”进行了第一次广泛的技术试验,结果发现了很多严重的技术问题。到1991年年底的时候,印度陆军对“阿琼”的缺陷实在放不下心,曾要求放弃这个项目,但没有获得政府批准,使该计划得以继续进行。然而在1994年和1995年的试验中,娇贵的“阿琼”仍无法满足已经降低的使用要求和战术技术指标。在军方的试验报告中,多难的“战神”竟被判定为“不适宜上战场”,印度媒体则把“阿琼”由“主战坦克”戏称为“主败坦克”。而祸不单行的是,1996年用于部队试验的该型坦克又遭严重损坏,这引起了印度一些陆军军官的不满。他们公开称“阿琼”是“白象”,即“无用的累赘东西”。

印度阿琼坦克

“战神”长成“豹”模样

尽管如此,印度政府仍然对该项目进行了总结性回顾,决定继续拨款支持研制,并再次拨款。此时,以制造“豹”2坦克而闻名的德国克劳斯·玛菲公司出手相助。于是,印度“战神”摇身一变,长成了德国“豹”的模样。

“阿琼”的炮塔设计接近德国“豹”2坦克,形状方正,采用平直装甲。据称,印度还为“阿琼”专门研制了一种新型装甲,号称性能直逼英国“乔巴姆”装甲。该种新型装甲十分神秘,连印度军方特派的项目负责人和印度陆军总参谋长都不知道其性能数据。为了提高坦克的作战性能,印度研制部门为“阿琼”加装了许多国外装备,导致坦克一再“增肥”,全重达到58吨的设计极限,不但超过印度大部分公路和桥梁的承重标准,宽度也超过印度铁路货物宽度的限制。

印度军方预期,“阿琼”坦克的主要作战地域是西部沙漠地带。因此,坦克的机动能力至关重要。印度原本想用国内制造的12缸风冷柴油发动机,结果产品研制了10余年无法过关。“阿琼”只好换上德国MTU公司制造的柴油发动机。由于订货时没有提出在印度使用的特定条件,造成发动机使用问题。尽管厂商宣称产品性能一流,但1988年7月“阿琼”进行沙漠试车时,德国发动机也“掉了链子”。

1999年3月印度政府决定拨款4.25亿美元用于生产124辆“阿琼”Mk.1坦克(每辆单价235万美元),在2003年前装备2-3个坦克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项计划又未能按时执行,一直拖到2000年9月底,瓦杰帕伊政府才宣布“阿琼”Mk.1正式投产。根据印度战车研究发展局预测,每辆坦克单价高达470万美元。而且这些估价还没有包括“阿琼”服役后在弹药、备件和保障方面的费用,其项目总投资为35亿美元。(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俄专家称中国已经具备独立建造航母能力(组图)
下一篇文章中美海军均派遣老旧军舰参加联合搜救演习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