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微型软管内窥镜侦察攻击系统”的接收显示端
建立奇功的“眼镜蛇”
某总队“处突”演习正在进行,一歹徒劫持人质在屋内与室外的武警官兵对峙。武警官兵面对结构复杂的房屋,很难判断歹徒的具体位置,一时不 敢贸然行动。危急时刻,一条灰色的“眼镜蛇”在烟雾弹的掩护下溜进屋内。很快,歹徒的一举一动被“眼镜蛇”锁定,现场图像信息通过“蛇身”微波,传输到100米外的监视器上,而后发送给远离现场的指挥人员,指挥中心马上制定出突袭方案。
在演习中建立奇功的“眼镜蛇”,就是张殿富教授牵头研制的“超微型软管内窥镜侦察攻击系统”,目前已经获国家发明专利。谈起研制该系统的初衷,张殿富告诉笔者,这套系统就是立足“处突”需要,为解决武警部队在解救人质、抗震救灾中寻找受灾群众、实施隐蔽监控等实际问题而研制的。
项目未立项专利先申请
笔者近日在武警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获悉,由该系主任张殿富教授担纲研制的武警部队重点项目“软管隐蔽侦察攻击系统”,其科研创意论证方案早在2004年即申请国家专利,今年8月获得国家专利认证。
当笔者问及为什么如此看重知识产权保护时,张殿富教授深有感触地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需要3年时间,过去由于怕麻烦和疏忽知识产权保护,研制出的成果或者研制中的创意常常被人盗用。如今提前申请专利,有利于防范科研成果被盗用的现象。”
笔者在该院科研部门了解到,以往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措施不得力,科研成果被地方一些警用装备研制单位抄袭和盗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该院党委研究下发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并组织科研人员认真学习有关专利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用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从此,该院形成一条规定:成果研制从方案确定起就申请专利保护。
截至目前,该院已有20多项科研成果申请了专利,“软管隐蔽侦察攻击系统”的科研方案确定后,便向有关部门申请了国防发明保护专利,从而有效防止了科研成果被盗用的可能。这项方案进入国防专利目录后,很快得到众多单位的关注,今年被确定为武警部队重点研发项目。(田西柱 崔继承)
就事论理
保护知识产权从“头”做起
■崔继承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卡米尔·伊德里斯博士说:“构思成就了人类的今天,也是人类未来繁荣和发展所必需的,正因为如此,才必须创造环境,对创造性构思加以鼓励和奖赏,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知识产权的存在。”由此可见,构思可谓是一切知识产权的起点,是一切创新和创造作品萌芽的种子。人类正因为具有提出无穷无尽构思的能力,才显得独一无二。从这个意义上说,武警工程学院引导科研人员从确定科研方案后即申请专利,不仅仅是保护知识产权,而且是倡导一种新文明,是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我的能力。(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