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我军少将评05局势:中国面临战争威胁缓解(图)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5-12-22 17:09:59  来源: 

  [彭光谦]:中国是一个有足够自我防卫能力的国家,有一个完整的国防体系的国家,有战略反击能力的国家,在维护国家的安全方面是没有问题的。这股力量是一股和平的力量、稳定的力量。

  [彭光谦]:中国力量的存在不对任何人构成威胁,由于中国稳定了,世界占五分之一的人口稳定了,周边地区就稳定了,亚洲地区就稳定了,对世界和平贡献的力量就大了。有一些对中国周围军事力量的部署态势,企图对中国形成预防性的合围,想搞一套,能不能搞起来,搞起来以后有没有用,这还是未知数,它不以哪一个国家的意志为转移。总之,中国的军事力量是一支很有份量的力量,是和平的力量,但不对任何人构成威胁。

  [主持人]:网友“退伍军人1976”:中国的军队是一支和平的力量、不对别人构成威胁的力量,不构成威胁怎么能算是有力量?网友“勾思”: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就会挨打,军事外交怎么保持刚性?

  [彭光谦]:我说的“不对别人构成威胁”是说不对和平事业构成威胁,不对别国的安全构成威胁,但是对侵略势力、对中国有非份之想的战争力量要构成威胁,对那些侵略实力要有震慑作用。

  [彭光谦]:而军事外交要有发挥它的作用,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没有实力,就谈不上军事外交。我们的军事外交,第一,向世界各国表明我国的防御政策,政策的防御性,我们不欺负人。第二,要展示我们新的安全思维,展示我们的意图,我们是不侵略人的,也展示我们的力量,让别人了解你、认识你、理解你,这是中国外交一个重要的功能,中国外交不是用来吓唬人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主持人]:有网友问:中国的军事技术在世界军事上占有多大的份量、先进程度大概在世界排第几位?

  [彭光谦]:中国的军事力量总体实力应该说不落后、也不冒尖。中国的一些军事技术趋于一般,但是有一些技术还是比较靠前的,比如我们的航天技术,核技术也是安全、有保证的,我们的信息技术也在发展之中,我们的远程打击能力也在不断的发展。我们在一些关键的技术上还是有还手之力的。

  日美同盟:农夫与蛇的故事

  [主持人]:网友“小贵”:有报道说2006年1月美日要举行夺回被占岛屿的联合军事演习,还有报道说日本和美国将联合开发新型拦截导弹,目的是为了对付中国,请问日美在东亚到底想干什么、意图是什么?对中国会不会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彭光谦]:日美同盟首先是违背历史潮流的,是冷战遗留下来的,它不符合当代亚太地区安全需求,对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平没有好处,日美不光有演习,美日的军事一体化现在越来越快。但是应该看到,美日同盟关系具有有两重性。第一,美国想利用日本结成同盟有可能有牵制中国的打算;另一方面,通过美日同盟关系控制日本。

  [彭光谦]:我想日本军国主义的无限膨胀也不符合美国利益,美国不愿意看到这点。日本在亚洲重走当年帝国主义老路,首先就是要摆脱美国的封锁。日本现在这么躁动,实际上也是对美日同盟关系的一种挑战。美国现在有一点一厢情愿,想把日本放出来牵制中国。大家都听过农夫和蛇的故事,农夫在路上捡到一条冻僵的蛇,把蛇放到自己身上暖和,最后蛇醒来把农夫咬死了。我多次讲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就是毒蛇,如果把它从僵死状态复苏它,首先会咬死复苏他的人,而不会给他更多的好处。

 如何防止中日之间爆发冲突

  [主持人]:网友“华夏英雄”问:中日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很高,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中日可能爆发的冲突?

  [彭光谦]:日本军国主义一些残余势力企图死灰复燃,这对日本国民、对周边国家,对全世界都不是好事情。我们大家要一起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但是日本军国主义挑起战争对他自己并不是有利的。

  [彭光谦]:第一,日本是一个外向型经济的国家。如果在日本周边海域要挑起战火,战乱,等于是把对内、对外的经济环境破坏掉了,这显然是不符合日本利益的,也不符合周边国家的利益,比如朝鲜半岛、韩国,甚至再往南走的菲律宾。整个海域的安全环境搞坏了,把周边国家的经济也搞坏了,显然不符合周边国家的经济利益,当然也会影响中国的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但最终受破坏最大的是日本自己。美国也不愿意他对自己造成影响,美国希望把地区形势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这个地区失控,对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战略部署、战略体系的完整和经济效益都是威胁。所以某些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想挑起战争不是那么地容易,即使挑起战争,也绝对达不到目的,这是可以预见的。当然我们要制止他,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4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逸飞

下一篇更精彩:没有了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