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9-20 20:33:06  来源:QQ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著名风景区——岳麓山下,是风光秀丽、人文荟萃、十分理想的求学深造之地。自1951年创校以来,学校已有50多年历史。

查看招生目录及参考书目

校园占地面积448亩。研究生楼条件优越,室内配有空调。学校建有宽带校园局域网、远程网、计算机中心、语音室、电教中心、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教室以及大型会议活动中心等,教学大楼和综合大楼基本实现了智能化。图书馆建筑面积1.465万平方米,藏书近70万册,教学和生活设施齐全。

全校在职教职工539人,其中教研人员336人。教研人员中有教授(含研究员)71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10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6人,硕士学位的8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6人;入选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的9人;有博士生导师2人(由校外聘)、硕士生导师52人,师资力量雄厚。经过长期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全校设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学、外语、现代科技、信息技术部等教研部门。学校是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湖南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学校设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省情研究中心和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人口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有9个省级学会挂靠学校。近年来,学校承担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30多项,省部级课题100多项,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180多项。在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学校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学校于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已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等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面向全国招生。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与关怀。黄克诚同志曾亲任第一任校长。1983年,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校长王震同志视察学校并亲笔题词。200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同志视察学校,勉励学校为发展党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正在为创建一流党校而努力奋斗。

二、考生须知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担负教学、科研、宣传和管理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以教育部下达的文件为准)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毕业后2年(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或者2年以上,达到与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符合我校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可适当放宽。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报名日期和方式

1、执行教育部关于全国统一报名时间的规定。

2、执行教育部实行网上报名的规定。

(四)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时间。

3、初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共计4门。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政治理论课,外国语的满分各为100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满分各为150分。

4、全国统考初试的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定。其它科目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

5、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6、初试地点:考生在报名点指定的考试地点参加考试。

7、复试时间、地点、方式由我校自定,并在复试通知书中直接通知考生。

8、复试科目为专业课(笔试)、外语听力与口语、专业综合面试。

9、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在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报考学科专业的主干课程。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