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9-20 11:56:51  来源: 

学校简介

查看招生学科及专业

查看招生目录

查看参考书目

查看联系方式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由原长沙交通学院和长沙电力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临滔滔湘江水,望葱葱桔子州,校园芳草流青,秀木苍翠,理风文乐,激浊扬清;校园占地面积近2800亩,是湖南省文明高校和园林式单位。

学校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5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具有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高等学校教师和MBA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学科涵盖“哲”、“文”、“理”、“工”、“经”、“管”、“法”等7大学科门类,有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企业管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研究基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750余人,其中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00余人。

学校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条件日臻完善。学校设有82个研究所,56个实验中心(室),其中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和实验设施。现代化图书馆藏书丰富,功能完备,校园网络系统方便快捷。

学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向着高层次,大总量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以应用研究为主,基础研究和软科学研究为辅的科研工作格局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近三年来,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95项,其中国家级46项,进校总经费1.99亿元;已完成国家级课题33项,获国家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200多项,在研科技项目经费总额逾8000万元。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英、俄、加、法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可招收国外留学研究生。

学校设立了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研究生创新、育才-布朗、兰亭高科、三一重工、创华等多种研究生奖学金。同时,为研究生提供了大量“助研、助教、助管”的机会。

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优良的培养环境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前来求学深造,在校全日制研究生近2000人。国家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科技人才大需求,毕业研究生供不应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沙理工大学将秉承“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精神;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注重内涵,强化特色,抓住高等教育和国家经济建设大发展的双重历史机遇,承古扬今,继往开来,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和优势学科群,力争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等学府和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选择湖湘高校,进入长沙理工大学求学深造,使你们的明天更加辉煌!

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一、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⑴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⑵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⑶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下列要求的人员:

①全国自学考试完成6科以上本科主干课程学习,成绩合格;

②成人高校专升本在读。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MBA联考”:

1.符合(一)中第1,3,4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接收推荐免试生:欢迎获得考生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到我校求学深造,同时需与研招办联系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