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湖北民族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9-19 9:14:58  来源:qq 

优化理论及算法方向:优化理论与应用软件是迅速发展并获得广泛应用的热点研究领域,是数学及计算机应用于高科技领域的有机结合。该方向侧重于研究排序问题的复杂性与近似算法和应用软件的研究与开发两个方面的问题。

泛函分析及应用方向:在基础理论方面,侧重研究算子代数,运用代数的方法,探讨泛函分析中的一些性质;在应用方面,泛函分析在机械、航天技术、自动控制、非线性程序设计、经济平衡、交通运输、工程技术等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近20多年来发展很快,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多种科学领域。

(四)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学科是湖北民族学院重点建设学科,1999年被省教育厅批准立项为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2001年开始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已毕业硕士研究生3届,现有在校研究生6人。本学科已有应用化学硕士点和应用化学本科专业,以及相关的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和化学本科专业,具有硕士和学士授予权,下设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专业已建成为湖北省品牌专业。

本学科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3人,在读硕士6人;教授7人,副教授19人;华中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5人;校级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带头人7人,学术骨干3人;留学回国人员1人,享受省政府专家津贴1人,被聘为核心期刊、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会刊及中国精细化工协会会刊《精细化工》杂志编委1人,在大连点击查看大连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化物所、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外聘客座教授4人。自1999年以来本学科研究人员已在《中国科学(B辑)》、《Nanotechnology》、《Applied physics A》、《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Talanta》、《化学学报》、《分析化学》、《应用化学》、《精细化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50余篇被SCI、EI收录。取得鉴定成果5项,国际先进水平1项,国内领先水平4项。出版专著(教材)3部,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政府“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6项,获恩施州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受理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2项。目前,在研科研项目6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厅攻关项目2项,国家民委重点项目1项,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大项目2项,研究经费92.30万元。另外,本学科拥有教学和科研实验室面积1799 M2,万元以上仪器设备44 台(件),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值455万元,本学科现有美国NICOLET公司AVATAR370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6890N气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6890N/5975i气-质联用仪、日本岛津UV-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珀金埃尔默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日本岛津LC-10AVP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教学科研设备,完全满足培养研究生条件。该学科2001年开始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已毕业硕士研究生3届,现有在校研究生6人。湖北民族学院应用化学学科目前有5个研究方向。

材料化学及应用:本研究方向立足于学校所在地武陵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学科优势,主要进行天然产物的改性和功能材料的合成、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用高温碳热还原法、有机热分解法、气—液—固催化技术等方法设计和制备具有特殊结构的非碳纳米结构功能材料;(2)利用武陵地区极为丰富的魔芋资源,采用化学与物理改性的方法对魔芋葡甘聚糖进行改性制备增稠剂和水处理絮凝剂;(3)利用武陵地区极为丰富的生漆资源,采用化学与物理改性的方法对漆酚改性制备高分子催化剂、阻燃剂、吸附树脂及新型装饰涂料。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应用:本研究方向主要内容有:(1)武陵地区特色天然香料植物和食品香气成分研究及新型天然香料香精的研发;(2)新型香料的合成及新催化剂在合成香料中的应用;(3)其它精细化工产品的研究开发。

有机及生物电分析:主要研究药物、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电化学性质、食品中有机物的电化学分析等方面开展了研究。

资源与环境化学:本研究方向主要内容有:(1)生物活性成分的筛选与分离鉴定;(2)丰产天然产物的化学改性及改性产品的应用研究;(3)天然产物的化学全合成研究;(4)环境分析化学。

薄膜材料制备与性能:采用磁控溅射、熔胶—凝胶、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制备功能薄膜,并对薄膜的性能进行研究。

(五)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省内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2004年成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目前该学科已形成了一支有6名教授、18名副教授,13名博士和20名硕士的学科队伍,是一支结构合理和充满活力的科研团队。自1993年开始创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以国家“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方针为指导,以野生动植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为核心研究内容,以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主要研究目标,广大科研人员突出地方特色,依托武陵地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现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共36项,企业委托技术攻关项目共31项,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方面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301 篇,出版专著5 部,鉴定成果10 项,获省部级奖3 项,获地区科技进步奖5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3 项。该学科长期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本学科队伍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实践中,已形成了“野生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民族植物与生态”和“天然产物开发”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特色明显,实用性强,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有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3页  1  2  3  4  5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湖北师范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