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湖北民族学院2008年
一、学校概况
湖北民族学院始建于1938年,位于风景秀丽的长江支流—清江河畔,校园面积1500亩,校舍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学校集山川之秀美,汇人文之灵气,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多层次办学的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代码为10517。
我校建于山水之间而富有灵气,不在喧嚣的大
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13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6000余人。现有教职工1450人,其中专任教师708人;有高级职称人员400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53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300余人;享受国务院专项津贴4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9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人、学术骨干8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4人;校级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180人,在国内外知名大学聘请兼职教授5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师队伍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学校自2000年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5项、国务院各部门项目20项,完成技术开发项目80多项,鉴定成果50多项,获国家专利23项,获国家、省部级奖12项,出版专著、教材180部,公开发表论文4000余篇,被SCI、EI、TSTP收录100余篇。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多次举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并加强与国外教育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先后与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部分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图书馆面积近2万平方米,馆藏图书83.9万册,另有电子图书20万册,电子期刊数据库3个,长期订阅各类期刊1500余种。馆内建有校园网、电子阅览室,开通了采访、编目、流通和读者检索查询等系统,师生可通过校园网查阅馆内外图书资料。《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医学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版已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 2006年被教育部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进入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土家族研究”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学报发行到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新加坡、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丰硕的办学成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1998年以来连续三届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2000年被省委宣传部、组织部、省教育厅党组表彰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2005年5月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荣誉称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民族》、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报道过我校的办学事迹。
二、学科专业介绍
(一) 民族学
民族学是湖北民族学院的特色学科和湖北省重点学科,依托于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3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讲师10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7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津贴专家2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人,“楚天学者”岗位教授1人。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湖北师范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