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温州医学院2008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9-18 10:24:56  来源:QQ 

温州医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查看招生目录及参考书目

一、学校简介

温州医学院坐落在经济繁荣、独具特色的沿海开放城市——温州,是一所以医为主,理、工、文、管、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浙江省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原名“浙江第二医学院”,1958年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6000余人,教职工5000余人(含直管附属医院),其中具有教授等正高职称26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600余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浙江省特级专家、省高校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0余人。学校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招生,现已成为浙江省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

学校现有眼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3个学科的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单位,有权向同等学力人员授予硕士学位。我校是卫生部首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是国家药品临床试验基地。

学校现设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培育基地、现代眼视光技术和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部视觉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眼视光学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并拥有8个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2个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其中眼视光学为浙江省“重中之重”重点学科。附属第一医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心是国家卫生部首批批准的五个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心之一,附属第二医院设有浙江省脊椎外科中心。学校设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和近视研究所、细胞与分子医学研究所、微生态研究所、中美疼痛研究所、医学科学研究所、海洋科学研究所、生物与天然药物研究院、病原生物研究室、儿科研究室等20多个教学科研机构和完善的校园网络。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为浙江省首批普通高校基础课(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有《温州医学院学报》、《眼视光学杂志》、《肝胆胰外科杂志》、《浙江创伤外科》和《检验医学教育》五种,其中《温州医学院学报》、《眼视光学杂志》、《肝胆胰外科杂志》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由茶山、学院路、绣山三个校区组成,占地面积1100余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20余万册。设有研究生部、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眼视光学院、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社会科学教学部、仁济学院(独立学院)等学院(部),其中眼视光学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设有1个七年制专业,28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医学检验、护理学等四个专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囊括了浙江省全部医学类重点建设专业;拥有10所附属医院,总床位数达8000余张,并在全国各地拥有69个教学、实习基地。

学校面向全校研究生的奖学金有:台湾光华教育基金会设立的光华奖学金、中国科学院毛江森院士在我校设立的毛江森奖学金及助学金(其中毛江森奖学金特等奖学金为2万元)、生物药械豪森药业奖助学金。另外设有部分专业奖学金如眼科学专业的优秀学业奖、拓普康研究奖、强生学业奖、博视顿RGP研习奖、科林创新—勤勉奖、科医人研究生科研基金、正泰奖学金,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的东瓯奖学金等。同时,学校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以及各类勤工俭学岗位。在我校就读研究生,可享受国家研究生补贴每月约300元左右,还可以享受学校以及导师提供的助教、助研、助医津贴,每月一般不低于300元。

学校一贯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近几年来,已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奥地利、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印度、香港点击查看香港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二十几所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以及比较稳定的教学、科研、临床协作关系,开展包括建立孔子学院、联合培养博士、互派学者、互派留学生等各种形式的合作项目。

欢迎有志于献身生命科学和医药卫生事业的青年学子报考我校。

二、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须符合下列条件: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浙江理工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