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学校是河南省较早实行开放办学的高校之一。80年代以来,先后与日本、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10个国家的20所高校保持稳固的合作关系,互派教师进修,或交流学生,或共同开展科学研究。
百年辛勤耕耘,今日桃李芬芳。建校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6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历届毕业生以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好、适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而博得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绝大部分毕业生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有不少人成为知名的专家、学者、院士或担任省、市和大型企业的领导职务。
沐浴着新世纪的朝阳,秉承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发扬“好学力行”的优良校风,全体师生员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立足河南,面向中部,辐射全国,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优势学科突出,文理渗透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2008年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说明
一、河南理工大学自1979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以来,现已毕业20余届学生。我校培养的研究生理论基础扎实,外语、计算机应用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面广,应届硕士生半数被重点大学录取为博士生,其余均被高校和科研院所录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二、凡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报考;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专科毕业生,工作两年(从大专毕业到入学满两年)以上,并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历者可报考我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研究生,但不接收同等学历人员跨专业报考。
三、凡跨专业报考的本科考生,复试时还要加试两门本科主要专业课。
四、我校继续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招生对象主要面对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工程硕士报考条件: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具有学士学位,工作三年以上的优秀在职工程技术、科研和管理人员。
五、我校各专业均可从在职人员和应届生中招收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的考生,拟报考定向或委托培养的考生,需在报名时填写清楚,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
六、研究生报名时间为:预报名(数据有效)2007年9月18日~9月23日8:00~23:00;正式报名10月10日~10月31日8:00~23:00;现场确认、照相并缴费11月10~14日。详情请登陆报名网站(www.chinayz.com.cn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报名网站公布的正式报名时间为准!)。
七、我校研究生招生宣传网站为:www.chinayz.com.cn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www.edu.cn中国教育科研网、www.chinakaoyan.com中国考研网。
八、招生人数为计划招生数,最终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
九、考生如需咨询,请直接来函、来电或发邮件,与我校研招办联系。
欢迎访问我校主页:http://www.hpu.edu.cn
研招办E-mail信箱:yanzhaoban215@126.com
研招办电话:0391-3987234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
2008年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情况说明
一、我校招收硕士生种类及选拔方法
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分国家计划内与计划外两类,计划内招生分定向与非定向两类。计划外招生分委托培养与自筹经费两类。其中,委托培养硕士生录取时由学校与委托单位及考生本人签订委托培养合同,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委托培养硕士生的培养经费由委培单位提供,硕士生毕业后回到委培单位工作。自筹经费研究生培养经费由我校负担。所有考生均须参加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选拔。初试由教育部组织,省(区、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和各招生单位实施,因而又称为全国统一考试,复试由招生单位进行。
二、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能报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河南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