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河南理工
河南理工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1909年由英国福公司兴办的焦作路矿学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经过近一个世纪,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理、工、管、文、法、经、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和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普通本科在校生近30000人,成人教育在校生9000人。
学校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焦作市,北依太行,南滨黄河,与省会郑州毗邻,交通便利。焦作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山水,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人文与社会环境。在学校办学历史上,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工矿泰斗孙越崎,先后担任学校的名誉董事、常务董事、董事长和名誉院长;张仲鲁、张清涟、丁观海、张伯声等众多留美学者、教授先后在校任教或担任学校领导职务。在他们的带领和影响下,学校成为当时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府。在近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河南理工大学形成了“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办学精神、“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好学力行”的校风和“勤勉求是”的学风。历经百年积淀而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学校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现占地面积3300亩,建筑面积近90万平方米。占地面积3000亩的新校区,校园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学校设有17个院(系)和1个独立学院(万方科技学院),20个校级研究所。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亿元,建有网络中心、电教中心、计算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和电工电子、物理、语言实验中心等33个实验中心(室),1座地球科学馆。图书馆藏书150万册,另有电子图书50万册,各种电子书库和数据库36种,实现自动化管理,获得省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评估优秀评价。学校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城市节点单位,校园网覆盖全校各个区域,2004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学生公寓和食堂分别被评为河南省高校“示范性学生公寓”和“示范性学生食堂”。拥有国内高校一流的标准田径运动场、各种球类运动场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完善的文化体育设施。
学校设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具有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在8个工程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57个本科专业,覆盖7大学科门类。建有7个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有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一级安全培训中心和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者50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1人,省特聘教授8人,全国优秀教师、省管优秀专家、省教学名师、省(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8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8人;还外聘50余名国际、国内著名学者、专家、院士担任兼职教授。
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来,学校先后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24门,校级优秀课程51门。承担国家和河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70项,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0项。近三年出版包括国家、省部规划教材92部,《安全工程学》等16余部教材获国家、省级优秀教材奖。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600余个,获得孙越崎奖学金等全国性奖学金90人次,在大学生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中,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600余项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长期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着眼服务能源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着力开展科技创新,在若干领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创新性成果。近5年来,累积获得科研经费近2.5亿元,年度科研经费总额达7500万元,累积承担包括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53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6项。完成省部级各类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项目120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6项。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河南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