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从年终分红中取8000元定投筹措教育 | ·北京市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控制在70万 |
·教育部称将采取措施保证助学资金安全 | ·教育部财政部专家会宁专程解读助学贷款 |
·教育部公布留学择校“六大提醒”避免陷 | ·盛景网联打造教育培训业“如家模式” |
·农村义务教育“上学难、上学贵”基本解 | ·我国首个国家禁毒教育示范基地落成 |
·教育储蓄积零成整好处多 | ·教育部驳斥:“考取港校先交1万港元”是 |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对于乱收费,有关部门往往是开学之初检查一遍,而且以翻收据、听汇报居多,没有向学生和家长进行深入调查,难以了解实际情况。就是查出问题,收缴、没收的违法金额也是很小一部分,对相关责任人也不够做严格处理的标准。难怪有的乱收费者说:"查得出不一定是你的,查不出则全是我的。"
对症下药治理教育乱收费
针对花样翻新的教育乱收费现象,有关专家呼吁政府、学校、家长三管齐下,根治这一顽症。
一、加大投入是解决乱收费问题的根本保障。
相关政府部门应改变教育"投资大、见效慢、麻烦多"的老观念,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主动解决学校实际困难,确保财政拨款实现逐年增长,改变乱开收费口子、乱下摊派指令以及截留教育经费、挤占教师工资等做法。
二、对于产生乱收费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准问题症结。
对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自行制定的与国家政策规定相悖的收费政策和规定,应一律废止。对教育乱收费以及政府或有关部门平调、挤占、截留、挪用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问题,应移交纪检监察或纠风部门,依纪依法进行调查处理,追究当事人乃至相关领导的责任。对性质严重、社会影响大的典型案件,给予曝光。对政府拨入责任不到位、拨付比例不到位、或拨付不及时的县(市)政府,限期按标准足额拨付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对限期过后仍未拨付的,进行严肃处理和责任追究。
三、强化监督,全面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将教育收费公示制落到实处,应严格按照规定,将已批准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范围特别是投诉举报电话等内容予以公示,全面接受群众与各方面的监督。发现问题,从严处理,绝不能姑息迁就。
四、整合资源,促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在学校财力不足、办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考虑调整县一级或农村学校布局,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教育成本。对于城市里所谓的民办公助校、校中校,应通过关、停、并、转的重组方式,减少不合理的学校规模和数量,余下的应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就近招生。对于一些学校所收捐资助学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用于薄弱学校和普通学校改造、资助贫困学生等。
五、使"一费制"更加科学完善。
认真梳理学生保险、校服费、报刊费、饮水费等收费,彻底解决这些费用由谁拿,拿多少的问题。对"一费制"推行过程中暴露出的新问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及时予以解决。对"阳光政策"之后的隐性收费行为要加以制止,把可预见的、不可避免的服务性收费纳入"一费单",如卷子费,应规定一学期考几次,共收费多少等,事先向家长和社会说明情况,避免造成误解,从而使"一费制"更加规范和完善。(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 交大冬令营今开考 近6000高中生参加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