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给天生写了推荐信,向区教委推荐,由于户籍问题,到第二次才被破格批准。
因为宏志中学只接收北京的贫困子弟,最后还是天生的优秀打动了教委与宏志中学。
从初中到高中,叶天生一直在宏志中学就读。
户口遭遇战之 3
儿子美国留学半年
父亲四下江西办户
高一时,16岁的叶天生遇到了一个“大事件”,他通过层层选拔,入选了“爱优生”计划,有机会去美国留学半年。
要去美国就要办护照,可是,叶天生没有户口。学校就打算换另一个学生去。
“先办户口,下一年有机会天生再去。”宏志中学赵副校长一直负责“爱优生”的事情,他想劝叶新放弃。但叶新坚持要学校给他一个月时间,他说无论如何都要办下户口,只要学校给他开证明。
“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也不知道怎么就夸下了海口。”叶新觉得自己当时的承诺很好笑。赵副校长当时跟他说:“要什么样的证明?我们来写。”在学校的支持下,叶新带着儿子厚厚的奖状与证明,赶到了老家江西龙南县武当镇派出所。但对方称,学校证明没用,派出所只看派出所的证明,要叶新补上叶天生在京生活与常住事实的证明。
叶新只得回到北京,找到东风乡派出所,很顺利就办了证明。“东风乡派出所管我们这片的民警知道我们家的情况,也喜欢天生,还常常到我家来送东西。”叶新又回到江西,这次对方跟他要孩子的出生证明。
“在家里生的,哪儿来的出生证明呢?”叶新回北京,找了10户邻居,签上字回到江西,这次叶新先把自己的户口给办了。
第四次回到江西,叶新终于办下了天生的户口。
第五次,叶新赶回江西老家,办理了叶天生的护照,美国之旅终于成行。
一个月里,来回十趟,叶新一共花了3000多元钱,给天生上大学准备的钱全用上了。
户口遭遇战之 4
儿子在京无法高考
折回江西再补报名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段经历在两年后,天生高考时,又上演了一次。
因为天生户口办在了江西,他无法在北京参加高考。
老师原本以为可以为叶天生磨出一个特殊名额,但4月份,高考报名到最后的时间,还是卡在了北京的法规上。北京市考试院表示,不能为了叶天生单开绿灯,户口不在北京,就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而早在三月份,江西的高考报名就已经截止了。
天生说,那一段时间他情绪很低落,有一次还跪在父亲面前,发了火。“我那时候模仿老舍《茶馆》里秦二爷的话,写了一篇文章来发泄情绪,在给同学读的时候,我有想哭的感觉。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我在北京报不上名,在江西也报不上名,我就要没有大学上了。”叶新决定再次为儿子来到江西。“事在人为,这次的战略是从高往下,只要江西省教育厅说了话,下面一定就能报上名。”叶新带着叶天生所有的奖状、证书和去美国 留学的证明,赶往了南昌。
在教育厅一位厅长的帮助下,叶新很幸运地联系到高招办普招科。聊了两个小时之后,普招科的刘科长给各级打电话交待此事,并让叶新从基层龙南县武当镇开始报名,然后到赣州办手续,再到南昌交给教育厅,最后回到龙南,办完了手续,报上了名。又是一个数千里的奔走。
“在这过程中,有的领导跟我说,这么优秀的儿子,什么时候带来给我看看啊?”叶新有点儿得意。
梦想:
儿子赴读澳门高校
要当海归回京创业
今年4月,叶天生与父亲回到江西进行体检,并留在那儿准备高考。叶天生最终没有选择报考内地的高校,而是被澳门理工学院录取,得到了全额奖学金。可是,去上学的路费,还需要父亲做家教和他打零工来凑齐。
虽然曾因户口问题沮丧,但说起在北京的生活,叶天生很满足,“其实与老家孩子相比,我有机会在北京,那是何等幸运。”在班上有几个知心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弗洛依德、霍金等一切感兴趣的东西,他很喜欢那种在人群中找到同类的感觉。
但叶天生还有一个想法,他最终还是想去美国留学。
“我要以海归身份回北京创业。”叶天生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样就没有户口限制了。”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徐春柳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徐春柳(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