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全裸”教授:31岁前的我不近女色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9-29 15:52:50 来源:四川新闻网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我感觉,模特也有自己的高贵的,也是有很强的自尊心的,为什么他们赤裸和老师赤裸会有认识上的区别。所以我有一种冲动,中国应该到了有意识地把人体艺术以人性文化综合在一起来研究的时候我了,就是有这么一个想法之后,争取得到了陈醉先生的理解。然后就在陈醉先生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开始了我的研究工作。我在这几个有关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写了好几篇论文,其中有人体教学、身体教育的、人体文化
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关系的,人体教学与设计教育的,也是一个针对设计中如何研究人体的,这些都是围绕着我们教育的问题。第二,有关人体文化和中国高等教育,因为我们中国高等教育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很抽象的、理性的。我们的优势在强调精神,最重要的是离开了具体的人,离开了对活生生的人的认识、认知。比如讲我们现在牵扯出来的是人体的文化问题。若是在国外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为什么?因为西方很注意从小到大关于人的直接的直观的教育,他们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了。也就是说在国外不是问题的,在我们这就是大问题。所以我感觉到,人要通过人体艺术的方式去研究人体文化,那么这些人体文化实归哪一类来教育呢?由性学来研究,那就完全是讲性的问题。从传统文化来教育,那就不会讲传统的文化,就讲做人,但这些哪样能离开人体?我觉得应该选择一种艺术的形式来进行关于人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人的文化、人的性教育与艺术的教育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性教育。

所以我一直就抓这块。而这一次作为我们的课题研究中的人体艺术与人性教育、现场教学研讨实际上是我们的计划内的,这个计划在我们校园网上早就公布了的,如果你们能够查阅这个时间,大约是13日左右,在我们学校的网,你打一打有关我们课题的内容,我们有安排的。那上面都有。我们是把它当做一个学术的问题来研究的。它并不是在正常的教育计划中的内容,我作为一个高校老师是没有权力随意在课堂上更改教学内容的,这个学术研讨只是在一个极为有限的范围内,在学术的层次上进行的。某某晚报在这上面的报道有失真的地方。

主持人:截至目前学校的领导找过您谈话没有?

莫小新:学校领导已经有宣传部的部长,副部长都找了我谈话。我们院的院长也跟我们谈了话,二级学院的院长找我们谈话。他们的意见是非常正确的,一是认为,我们一定要对媒体的不负责任报道有明确态度,要指出其不实的地方,澄清一些事实。比如报道中那些对参加学术研讨的学生的描绘就不符实,你们从研讨现场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根本没有他们描绘的那种现象,另外报道说画室外面围满了学生也不符合事实,因为这是在6楼的封闭画室里进行的,外面根本没有学生。

主持人:我们搜狐上为此做了一个辩论台,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支持您为教学研讨身体献法的人是3276人,认为您的做法不妥的人是3409人。基本上是各占一半。

莫小新:这应该是正常的。因为对这个事情的评判大家是依据《某某晚报》记者的主观描绘做出来的,而那个记者并没有到现场。他们曾一再追问,“你还做不做,什么时候做?我们能不能到场来看?”我说不会再做第二次,因为我们不是拿来作秀的。后来我把整个过程拍的图片给他们看,问他:你看这样的情景会来第二次?摆样子能做出来吗?我说如果你们要,在这里面可以挑一点作品。结果他们选了那张登了出来。但我提供给他们的一些关于课题,关于研究所的问题的很全面的资料,他们却放在一边没有用,这就必然对读者有了误导。我想,他们是根据怎么样能够炒作,为他们的报纸作秀来做的。当然,我非常理解媒体中报纸引起轰动的目的,它要引起读者对他的报纸的关注力等等。但是这太不负责,这是欠妥善的。

主持人:听说您的爱人也是教艺术的老师。

莫小新:艺术理论。

主持人:她对您的做法理解吗?

莫小新:我告诉你,我走到今天,都是我们夫妻一起来做的。成果也是一起来研究的。她把我看不到的东西,她也想办法从理性上来提升。以前我很感性,她就提醒我,一定要在理论上站得住脚,一定要从学术研究上提升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是一个长期的思考。我就是这样在她的帮助下,也和她一起一步一个脚印地研究下来的,包括我们共同写那些论文和专著。我一直得到我夫人的理解和支持。

网友:您勇猛的向传统思想发起了挑战,很佩服您的勇气。

莫小新:我纠正一下,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稍微有一点大胆的所谓越格的想法或行为,就看作是对传统的挑战,我不同意这种误解。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4  5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专家提议把孔子诞辰日定为中国圣诞日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