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学今年大三,已经开始在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里做研究。他所在的那间实验室,科研设备总价值3900万元。他们实验室紧邻的另一个国家实验室只有一层楼,4个房间,但每个房间里仪器的价值都超过2000万元。
相比之下,另一所大学的研究资金就显得捉襟见肘得多了——尽管这里的大楼盖得很气派。一位在这所学校工作的老师告诉记者,该校每年设立7个优秀青年 教师研究项目,每个项目经费为1万元,所有年轻教师都可以申请。但是,学校共有12个学院,平均下来,每个学院每年分到的名额不足1个。“我们院有20多个年轻教师,像这样轮一圈下来,少说也要20年!”这位老师抱怨说,“即使是为教授设立的重点项目,经费也只有3万元。”他告诉记者,从成立那天算起,他们学院还没有申请到一个国家项目。
“迄今为止,已经大概有1500名学生参加了学生科研计划,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多篇。”中科大一位主管宣传的领导向记者介绍说,他们学校从985国家科研经费中拿出了一大部分,建成了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学校每年都有大学生研究计划,高年级的本科生可以申请自己想做的研究课题。申请成功后,都会得到经费支持。
“可以说,在如何花钱的问题上,中科大一直是个另类。”有人这样评价。
杨福家教授对中科大的这种“另类”推崇有加。他认为,“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中国科技大学近年来在迈向一流大学的大道上走得很扎实。”
“确实是这样。”一位中科大的老师告诉记者,“前几年下去招生,高中校长们经常向我抱怨,嫌我们的校园太小,不如北大、清华气派。今年下去招生时我发现,很多人的态度已经转变了,他们更认同我们的办学理念。”(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