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德语国家最新大学排名榜启示
中国大学校长换届:官员“空降”
浙大易帅背后的大学校长换届高峰
女大学生应聘成人展礼仪小姐因胸
大学建设屡现面子工程 3层楼食堂
大学生救人溺亡 获救者家属一直不
盼儿上大学 坚强女人与病魔抗争十
好高骛远! 大学毕业生上岗未足月
北京一大学教授落入“中奖骗局”

大学的面子工程:三层食堂安两部观光电梯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8-8 15:16:59 来源:中国青年报(北京)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本报最新民调显示, 65.9%的人认为,首要用途是“增加科研经费,吸引优秀师资”

本报记者 成梅 实习生 任伟娇

你认为大学的硬件设施建设应该:

至少要看得过去 45.7%

能用就行 39.9%

越高级越好 11.3%

三层的食堂安了两部观光电梯

“用于修建大学生公寓和教学楼的基本建设贷款共1.75亿元。”7月26日,北京市审计局公布了对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4所院校2004年财务状况的审查结果。报告称,“由于没有正常的还贷资金来源,在已归还的4300万元贷款中,有3000万元采用了借新还旧的方式,另1300万元在教育事业费列支。”

事实上,高校不惜重金大兴土木的现象,早已不是新闻了。

“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大工地!”2004年9月入学时,复旦大学的新生小丁根本没想到,他盼望已久的大学生活是从适应校园内建筑工地的粉尘开始的。当时的复旦大学,正在为迎接一年后的百年校庆全力“冲刺”——建造高达142米的标志性建筑光华楼。为此,至少三届复旦学生平静的校园生活被打破。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某网站合作实施的一项调查(4618人参与)显示,83.9%的人认为,现在不少大学的建设存在“面子工程”和“过度消费”问题。

西北政法大学的杨老师告诉记者,去年,在该校新校区落成典礼上,现任校领导把已经退休的老领导请来参观剪彩。老领导在参观完星级宾馆式的行政楼和大型喷泉后很生气,把现任领导痛骂了一顿,说楼盖得太奢侈,钱应该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刀刃”上。

去年9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官方网站——“人大新闻网”上,一篇题为《校园服务设施暑期大改造》的消息称,“新学期伊始,中国人民大学中区食堂大楼外墙的玻璃幕墙已不复存在,为了方便同学就餐,这里将安装上电梯。”

记者在人大校园里看到,这个仅有3层的食堂,现在已经装上了两部观光电梯。对此,老师同学都有微词,有人在“天地人大BBS”上把此事选入了非官方版的“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新闻”。

后勤集团负责此次电梯安装事宜的陈副总经理在接受校内媒体采访时说,因为教工餐厅设在3层,“安装电梯主要是为了老年人和身体行动不方便的教师”。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至今仍有很多学生对此不解:“把教工餐厅挪到1层不就行了吗?就算要安电梯,一个普通电梯也就够了,何必要建两个观光电梯呢?”

对于高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突飞猛进”,前任复旦大学校长、现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总结说:“我国高校在经历了合并、调整后,现在又进入了另一个高潮——兴建新校区、兴建大学城……中国高等院校盖大楼的速度是高校发展史上的‘世界第一’。”

水平不够楼房凑

说起盖楼,大学校长们也有难言之隐。

1998年,全国全日制大学招生人数是108万,到2004年,这个数字猛增到447万。西北政法大学的杨老师告诉记者,在西安市,除了西北政法大学之外,大部分学校也都在扩建。“主要是因为学校年年扩招,不盖楼,学生没地儿住,老师也没地方办公。”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211工程”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就曾因为校园面积小、住宿条件差等原因流失了很多优秀教师。可能正是因为在这方面吃了太多亏,去年,该校校长纪宝成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大师、大楼、大气,一个都不能少。”他认为,要培养高水平人才,要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就必须拥有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和设施,只有“筑好巢”才可能“引到凤”。

不仅如此,在国内众多大学排行榜的评价体系中,除了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等评价指标之外,校舍面积和科研基地的数量也是影响总得分的评价指标。为了提高学校在排行榜中的综合得分、吸引优秀生源,一些在教学科研方面处于劣势的学校,甚至不惜重金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水平不够楼房凑”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

本次调查显示,在谈到对大学硬件设施建设的期待时,45.7%的人认为“至少要看得过去”,39.9%的人觉得“能用就行”,只有11.3%的人希望“越高级越好”。

修路盖楼最紧迫?

与盖大楼相比,大学的钱显然有更明智的花法。本次调查发现,65.9%的受访者认为,首要的用途是“增加科研经费,吸引优秀师资”,21.4%的人觉得“提高奖学金、助学金水平”才是最该花钱的地方。相比之下,认为大学“修路盖楼,改善校园环境”最紧迫的只有12.7%。

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的刘同学告诉记者,他的宿舍是四人一间,没有卫生间、电视和风扇,甚至没有网络接口。但他对这些并不介意,他更看重的是,中科大有一种平等、自然的生活氛围:“在报考前我已经来过中科大很多次了。当时就是觉得这里学习氛围很好。这里最重视的就是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思维方式。”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教育部:就业率作假“一票否决”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