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琳高考考了596分,最终被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她说,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打工虽然没赚到多少钱,但锻炼了她吃苦耐劳的坚韧性格。
据悉,由于媒体的报道,浙江利群集团举办的“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办公室”找到了郭琳,准备资助她5000元。
7月9日中午,河南省固始县县城炎热异常,汪静拿着一大 叠家电超市的广告单,走向附近的居民区,准备分户派发。
这是高考后汪静为第三家主顾干活。之前,她已为一家眼镜店和一个家电超市派发过广告单。与郭琳一样,汪静也认为从中得到了历练,“刚开始还有点胆怯,不敢敲居民的家门,但慢慢地胆子大了起来,变得轻车熟路了”。
她是个农村女孩,家住固始县胡族乡双庙村,对于这样的锻炼机会她感到满足,但隐忧却时时袭来:每天20元的收入,对于即将需要的大笔学费无疑是杯水车薪。
“家里把大部分粮食都卖了,但也仅卖了2000多元。”汪静说,她家之所以贫困,是因为父母做生意被人骗了,欠下20多万元巨额债务。
知道她被郑州大学录取后,为了筹集学费,家里费尽了脑筋,想出了“丢卒保车”的主意:准备让即将进入高三的弟弟先休学打工,帮助姐姐完成学业。
但就在7月9日这天下午,汪静的表哥打来电话,改变了他们的想法。他表哥在《大河报》上看到报道,郑州大学正在举行“关爱优秀贫困考生,暑期提前设岗助学”的活动,为贫困学子提供暑期勤工助学的机会。汪静马上找电话报名。7月13日,她接到学校打来的电话,让她15日报到。
7月25日,接到笔者电话时,汪静说她正在郑大图书馆整理书籍。“到了学校以后,我再也不担心没钱读书的问题了。学校有这么多的政策,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可以努力学习赢得奖学金,可以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我觉得完全可以自强自立地度过我的大学生活。”
黑龙江省兰西县的钟晨宇不久前受到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关注。该基金会主办的“希望工程圆梦大学”公益活动,通过“1+1”结对资助的方式,帮助贫困考生圆大学梦。
她读小学时,父亲在拉秸杆时出了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干不了重活。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了她母亲身上。但家里因父亲受伤而负债累累,母亲又要经常照顾父亲,所以家庭经济状况每况愈下。
学校知道她家的困难,高考前,共青团兰西县委的干部根据兰西一中推荐的名单找到了钟晨宇,让她准备申请材料,申请黑龙江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资助。7月20日,她接到团县委的电话,告诉她已在确定予以资助的全省72名“寒门英才”之列,可以获得好心人4000元的捐赠。
“这真帮了大忙,我终于可以凑够学费了。”钟晨宇说,“现在我接受了一份爱,将来我一定会付出一颗充满爱的心,回报社会”。(C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