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每年开学典礼或是我们向高中学生举办大学入学咨询的发布会,很少有港生需父母陪同前往。香港学生会认为带父母让自己表现得不独立,即使少部分学生想带也不敢带,因为同学会笑话他们。而且在选择课程方面,他们大多参考老师、同学或学校的辅导主任的意见,很少受父母的影响,不会因为家长要他读什么就读什么。
内地相反。上次我去内地介绍香港大学,讲了 两堂课,百分之九十的听众是家长,只有百分之十是学生,因此刚开始我是用英语讲最后不得不改为普通话。我们在招生期间,很多电话不是学生而是家长打来的。因此,我们希望学生到港大后,首先学会独立性。
记者:你们招收的内地学生中,有没有家庭比较贫困的?
韦:可能有,但是我们招生完全不理学生的家庭背景,我们不会因为某个家庭贫穷而不招他,也不会因为家庭贫穷而受到特别的照顾。我们有一些奖学金,但这是要视学生是否真正优秀而定。
记者:这批内地学生能否适应香港的教育模式和理念?
韦:今年是我们在内地招生的第六年,目前来看这方面不存在太大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刚开始进入内地时最关注的问题,因此入读香港大学的内地学生必须要先在北大清华读一年。在我们看来,学生从中学到大学是一个转变,而从内地到香港又是一个转变,因此我们希望他们感受到这种转变慢一点。另外,他们也因此有机会成为两间学校的校友,人脉和网络更为开阔。而且,学生读后反映都非常好。这些学生在找工作时,也能给雇主留下深刻印象。(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