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我们学校毕业生正式工作后的工资,也不是很高,我上一届的学生会主席,去了一个物业管理公司,开始每个月拿800元,后来拿到近2000元。
新京报:传统的家政人员大概很少拿到这样的高薪。
冯建:其实家政做好了,能拿到更高的薪水。比如,我知道的“中国第一管家婆”,拿10万年薪,比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还高。
我 觉得现在的家政市场潜力很大,尤其缺少高端人才。但现在家政市场的高端、低端概念没有界定清楚。比如我们这次,我们把自己叫大学生家政服务员,但媒体都是叫我们大学生保姆,我觉得这种提法不是很确切,跟以往那种传统的保姆没区分开来。
新京报:你认为你们不是从事保姆工作吗?那你们的工作与保姆区别在哪里?
冯建:我们主要是做家教、家庭秘书这些,也可以兼做家务。有些我们做的工作他们(传统意义上的保姆)做不了,比如,我现在工作的这个家里,还请了一个钟点工,每天来做做清洁什么的。但比如带孩子、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或者整理家里的藏书、给孩子播放教育碟片这些事,他们可能就做不了了。
新京报:如果只是做家教的话,北京这边有很多高校,可能并不缺这样的人才。
冯建:这个我们也知道。
北京高等学府很多,北大清华的学生做家教优势很大。但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专长,不只是会做家教而已。
新京报:你的意思是,对比传统保姆,你们的优势在于素质高,而对比北京本地高校的学生,你们的优势在于可以做保姆的工作?
冯建:区别不仅是这样。
对于北京学生来说,的确,假期的时候,他们也能出来做家教,但只是在做一份钟点工。
但对我们来说,是以月薪计算的,这就使我们除了教孩子知识,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日常行为,帮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现在的情况可能是个过渡,我们是第一批尝试者,过渡后,等我们毕业了,以后就可能做长期的家政服务员,把它作为一种职业。而北大清华的学生就不可能这么做了。
●未来
最后结果我不想做家政服务员
7月18日下午,雇主家3岁的小男孩午睡醒来,调皮地在客厅的沙发上蹦来蹦去。
冯建在一旁照看着,防止孩子摔倒。
这是他现在最主要的工作———陪孩子玩,给他放教育碟片,讲故事。其次,就是给雇主一家做好一日三餐。而他的厨艺让雇主很满意。
新京报:工作一天了,感觉怎么样?
冯建:还好,挺轻松的,每天只要做做饭,照顾小孩就行了。
新京报:作为男生,以后如果做这行,你会不会有思想顾虑?
冯建:不会的。在学校,我拿一等奖学金,做学生会主席,在大家眼中我还算比较优秀的吧。同学们对我的能力也很认可,不会质疑我所做的事的。如果我是个内向的人,可能会有些议论。
再说,我是个很固执的人,根本不担心别人怎么想,如果有一天我的执著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别人就不会想我是个疯子或傻子。所以,等做出结果,就不一样了。
新京报:你所说的“结果”是什么?
冯建:是独树一帜,在行业里有影响。
新京报:是作为一个家政服务员吗?
冯建:不是。对我来说,最后结果不是做家政服务员,而是做管理。毕竟我是学管理的,兴趣也在这上面。
新京报:是因为性别关系吗?怕别人说闲话?
冯建:那倒不是,只是因为个人爱好吧。其实很多女孩也很厉害,也可以做管理啊。
新京报:那其实你还是没有打算把一线家政服务作为职业?
冯建:嗯……是吧。
新京报:你了解跟你一起来的其他同学怎么想吗?
冯建:好像女孩们也没几个人想以后做这个的。很多都是当作暑假的社会实践,然后顺便出来玩玩。
新京报:你认为大学生做保姆,是不是挺浪费的?
冯建:不会啊。这一行的高端市场还没好好开发出来呢。
新京报:那么这次暑假的经历对你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冯建:我想把它作为我的就业切入点,现在我是三重身份:大学生,川妹子家政公司的员工,也是一个家政服务员。以后希望是做家政行业的一个管理人员。
■调查
1、你怎么看待大学生从事家政业?

2、你认为高学历家政人员应该从事管理工作还是家务劳动?

3、如果有条件,你愿意选择大学生做管家吗?

4、你会选择男性还是女性作为你的管家?

数据来自网络调查,共有66人参加
制图/丁华勇
采写:本报记者相丽丽
摄影:本报记者袁烽(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