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个班的中学教学如何管理?一些教师反映,所谓教学管理,一靠密集的考试排名次,二是集体备课,三是要求老师每月交一份备课教案。退休老教师黄明卿说:“刚出校门的新老师有的连教案、课时计划都不熟悉就登上了讲台,怎能保证名校教学质量?”
几名初二年级女生反映,由于没场地,课间只能在教室或走道里聊聊天,基本没做过广播体操,各年级只能轮流举行升 国旗仪式。
因为扩招,短短两年内,实验中学就从河南各地基层学校高薪“挖”来近400名聘用教师。而在全省范围扩大招生规模,加剧了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性。
实验中学新任校长王学进坦陈:“前几年学校盲目扩大规模,如今学生安全、升学率、经费紧张三个问题成了压在校方负责人头上的‘三座山’,由于资金管理混乱,现在学校还要偿还近8000多万元的外欠工程款,而提高教学质量等都面临困难。”
名校办民校,凸显监管缺位
近年来,许多学生家长及教师多次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反映省实验中学乱收费问题,实验中学也曾两次被纠风办列入乱收费“黑名单”,被当地媒体曝光,但主管部门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止和处理,扩招、乱收费呈愈演愈烈之势。郑州市一些中学校长质疑:如果不是教育厅主管的学校,敢这样一再违规吗?
国务院纠风办认为,在实验中学不具备设立民办学校的情况下,河南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成立民办性质的分校;乱收费问题长期得不到处理,河南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有监管和查处不力的领导责任。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纠风办的要求,河南省教育厅已就实验中学乱收费问题向省政府作出书面检查,有关党政部门分别给予原实验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开发公司总经理等3人党内严重警告、警告、行政撤职等党纪、政纪处理,调整了学校领导班子,向在校学生清退了100余万元违规收费。
但是,直到记者到河南省教育厅就实验中学的整改情况采访时,有关负责人仍对这起案件的查处持不同意见,强调在政府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实验中学通过改制,利用社会资金促进了教育发展,“在短短几年间使学校固定资产增长几倍,是有贡献的。”
6月初,记者到这所学校采访,发现实验中学新的招生计划仍未将本校与分校分开,未公布招生班额和收费标准,给志愿到此校就读的学生及家长提供模糊甚至错误的信息。记者就此情况与省教育厅交换意见后,学校才将招生信息作了修改。然而,学校能否真正做到本校与分校招生的独立,人们拭目以待。
一位河南省政协委员认为,当前“围绕经济办教育,围绕收费办学校”之风盛行,一些名校、示范性学校问题尤其突出。教育主管部门如果不加强监管,狠刹“名校办民校”之风,很可能有更多学校重蹈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覆辙。(完)(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