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北大清华早该倒掉了” 名博主再
北京高考:北大清华人大划定调档
北大清华公布在京提档线 京本专科
北大清华,你们凭什么重新崛起
北大清华要甘当二流,才有机会成
北大清华一流地位面临挑战 优秀生
明天的北大清华恐怕不再是一流名
“北大清华症”岂只是学子的“面
北大清华中国高等教育的“面子工

网友炮轰内地高校:北大清华早该倒掉了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7-13 12:19:16 来源:信息时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对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黎津平说,扩招、合并虽然让高校历史性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在“创收才是硬道理”的导向下,学生越来越被视为“创收之源”,而教师则被管理原则还原为“打工仔”。急功近利,缺少人文关怀,使大学丧失了其作为“精神家园”和“理想灯塔”的崇高定位。许多高校校长主要精力集中在盈利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甚至不惜牺牲师生利益为代价,将学校绑上功利化的战车
,大学精神的培养更无从谈起。随着计划招生数、评估系数等“硬指标”被夸大,关乎大学灵魂的“软指标”反而忽略了,从而造成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缺失。

网友酷评

IP:218.72.34.

中国很多高校传出许多丑闻是事实,不可否认,不过只能说明高校在教育制度上存在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完全否认内地高校,毕竟教育制度不断在改善,出现问题不是不能理解。但要说明的是,高校中存在这样的老师和那样的同学是可耻的,我鄙视那些唯利是图,一心为自己腰包的“老师或教授或导师或校长或……”,而同情那些家庭贫困,没有足够钱来上大学的同学。

IP:218.76.139.

说出老百姓的心里话,现在学校只管收钱,不管学生到底学到知识没有,充分说明内地教育体制改革的时候到了,不然人才是难以留住的,为什么人才外流,为什么有钱的、当官的子女去国外读书……我们的高层领导是不是要考虑其中的原因呢?

IP:221.9.14.

中国目前不仅仅是“孔雀东南非,连苍蝇都东南飞,没飞出去的同志连苍蝇都不如!”话很难听,但有一定道理。

IP:221.204.234.

感人、感天、感地!和内地大学相比,香港的大学偏爱穷学生的举动真是惊天地而泣鬼神,这才是人民的福音、民族的福音、中华的福音。

IP:219.148.133.

其实没有这么严重,也许北大清华在有些方面确实做得不尽人意,但有长期以来的制度和历史原因,不要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他们身上。

IP:222.161.69.

合校之悲,中国的大学大而空,大而无知,以往有正义感、有学术精神的学者们无法面对凄凉之景纷纷离去,正所谓“斩梧桐而去凤凰”,情理之中!

IP:221.9.14.

中国从来不缺少有文化的哲人,但缺少有勇气的勇士,勇士兼哲人就更少。我们需要有勇气兼头脑的人,而不需要那些只会花前月下浪荡放纵的所谓文化名流,纵观人类历史,哪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衰亡不和那些假文人有关?

IP:219.140.147.

我认为北大清华的学生是很不错的,我在清华时,确实感觉到那里的同学,尤其是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都是才思敏捷,但毕业时,我觉得他们的创新能力已经没有了。

IP:221.227.112.

为我是个穷孩子的家长而骄傲,为中国式的教育而可悲,期盼香港的大学招生而触动内地教育部门,改变有钱人上好学校的惯例。

IP:123.49.173.

北京的考生500分不到可以上北大清华,其他省份高分考生很多却上不了北大清华,严重的地方歧视性,在北京本地招收几千人,在其他省份只招收几十人而已,中国的教育制度,烂!(C001)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洋县替考事件,真相到底被谁掩盖了?
下一篇文章低龄女孩怀孕人数攀升 少女门诊少人问津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