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黎津平说,扩招、合并虽然让高校历史性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在“创收才是硬道理”的导向下,学生越来越被视为“创收之源”,而教师则被管理原则还原为“打工仔”。急功近利,缺少人文关怀,使大学丧失了其作为“精神家园”和“理想灯塔”的崇高定位。许多高校校长主要精力集中在盈利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甚至不惜牺牲师生利益为代价,将学校绑上功利化的战车 ,大学精神的培养更无从谈起。随着计划招生数、评估系数等“硬指标”被夸大,关乎大学灵魂的“软指标”反而忽略了,从而造成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缺失。
网友酷评
IP:218.72.34.
中国很多高校传出许多丑闻是事实,不可否认,不过只能说明高校在教育制度上存在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完全否认内地高校,毕竟教育制度不断在改善,出现问题不是不能理解。但要说明的是,高校中存在这样的老师和那样的同学是可耻的,我鄙视那些唯利是图,一心为自己腰包的“老师或教授或导师或校长或……”,而同情那些家庭贫困,没有足够钱来上大学的同学。
IP:218.76.139.
说出老百姓的心里话,现在学校只管收钱,不管学生到底学到知识没有,充分说明内地教育体制改革的时候到了,不然人才是难以留住的,为什么人才外流,为什么有钱的、当官的子女去国外读书……我们的高层领导是不是要考虑其中的原因呢?
IP:221.9.14.
中国目前不仅仅是“孔雀东南非,连苍蝇都东南飞,没飞出去的同志连苍蝇都不如!”话很难听,但有一定道理。
IP:221.204.234.
感人、感天、感地!和内地大学相比,香港的大学偏爱穷学生的举动真是惊天地而泣鬼神,这才是人民的福音、民族的福音、中华的福音。
IP:219.148.133.
其实没有这么严重,也许北大清华在有些方面确实做得不尽人意,但有长期以来的制度和历史原因,不要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他们身上。
IP:222.161.69.
合校之悲,中国的大学大而空,大而无知,以往有正义感、有学术精神的学者们无法面对凄凉之景纷纷离去,正所谓“斩梧桐而去凤凰”,情理之中!
IP:221.9.14.
中国从来不缺少有文化的哲人,但缺少有勇气的勇士,勇士兼哲人就更少。我们需要有勇气兼头脑的人,而不需要那些只会花前月下浪荡放纵的所谓文化名流,纵观人类历史,哪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衰亡不和那些假文人有关?
IP:219.140.147.
我认为北大清华的学生是很不错的,我在清华时,确实感觉到那里的同学,尤其是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都是才思敏捷,但毕业时,我觉得他们的创新能力已经没有了。
IP:221.227.112.
为我是个穷孩子的家长而骄傲,为中国式的教育而可悲,期盼香港的大学招生而触动内地教育部门,改变有钱人上好学校的惯例。
IP:123.49.173.
北京的考生500分不到可以上北大清华,其他省份高分考生很多却上不了北大清华,严重的地方歧视性,在北京本地招收几千人,在其他省份只招收几十人而已,中国的教育制度,烂!(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