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复旦大学今正式公布自主招生291名

复旦大学面试选题“叫板”应试教育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4-15 22:20:03 来源:sohu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值得一提的是,每间面试房间都放有录音笔,对考生面试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必要时将录音作为复议时的一手资料,“尽量不漏过一个未来人才”。

  但更多的声音将此称为“破冰之旅”。

  有媒体评论认为,这是一次新中国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学入学考试:“人和纸的较量”变成了“面对面的交流”。此次改革的突破在于“面试决定录取结果”“学校说了算”。尽管人们看法不一,可能是出于对公平、公正的
顾虑,不少人也对面试招生的方式投了反对票,但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尝试。“复旦面试”为“多元高考”打开了一扇门。

  一直潜心研究教育问题的熊丙奇教授也谈道:“复旦此次招生改革是一次有益尝试。自主招生的真正意义,在于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集中录取制度,高考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以分数为唯一选拔标准的录取手段,如果将高考认定为一种标准化测试,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秦绍德则通过媒体表示,这项改革一个重要的信号在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当代大学生最缺失的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高考指挥棒不改变,“唯分数论”的培养人才模式不改变,中国的素质教育将成为一句空话,“一张再好的试卷也无法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

  复旦大学附中副校长吴坚谈道:“学校大张旗鼓搞素质教育,紧锣密鼓搞应试教育,连校长都快成了人格分裂的人。复旦面试招生是一个信号,如果这种选拔方式达到一定规模,那么,从高中到初中乃至小学,大家都会重新审视:我该怎样培养孩子?”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杨小微表示,素质教育之所以在我国中小学校中的发展遭遇阻力,其根源在于“高考指挥棒”一直没能改变,复旦此次改革,对促进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加快发展可起到催化作用,也对全国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有着示范作用。c009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阿当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孩子学习困难五大身体因素
下一篇文章北科大:本科二学位可跨校申请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