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分考研女生成绩恢复 女孩对网友表示感 | ·初试高分未必能被录取 考研复试需重视四 |
·北京十余所高校开通2007年考研成绩查询 | ·安徽大学2007年考研初试成绩查询开通 |
·考研人数各省升降不一 说“考研降温”为 | ·网络卖家出售考研答案 网站成为考题交易 |
·2000元一科考研保过?记者调查戳穿唬人骗 | ·离考研还有3天,最后冲刺攻弱项 |
·央视主持董卿暂别荧屏准备考研 | ·东莞744名考研生可查考场座号 |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没有必要强制自己锻炼身体,每天慢跑一会,或者打打球都可以,要注意安全,切忌受伤,我一个同学打篮球时,不注意,受了伤,在考研最关键的时候耽误了半个多月,不但损失了时间,还打击了自己的信心,使自己动力不足,从而影响复习。
人际关系很重要,它可以为你营造一个考研的良好环境。一个宿舍的、同班的、还有老师,处理好各种关系,会得到很多帮助,心情也好。如果人际关系紧张,也会大大影响自己的复习,整天心情不好,考研很难考出好成绩。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资料,大家可以共同分享,不管是心得、信息、资料,那时我们几个同学就互相交流,感觉自己提高很快,节省了时间、金钱和精力。那时比如英语、政治大部分资料都分享过,充实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开拓了思维,这也保证了我公共课取得了高分。对于资料分享,可为“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八、答题技术与技巧
尽可能一字不差的按照课本上的来答,在顺序、内容上和课本保持一致;字迹要工整,答题要有逻辑顺序、言之成理。保证要点突出,这个请参考我写的《从全国MPA阅卷看考研如何答题并取得满意成绩》。介绍的比较详细了。
九、考试的前后准备好考试需要带的所有物品,包括钱、身份证、准考证、学生证、铅笔、橡皮,多准备几支笔,防止不够用或者出现意外情况。暂时切断与朋友、同学的联系,忘掉分散注意力和精力的事情,全力备考;要提前区考场看看,熟悉环境,离学校比较院时,可和同学租个房间,找个安静的地方,防止耽误考试时间和休息不好。考试前后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考试前要学会自我放松,不要紧张;不要忘记带只手表,同时关掉手机,防止不必要的麻烦;答题时要保持适度紧张,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自己的思维,取得好成绩。考完试后,不要再谈论前一门的事情,休息后投入下一门的准备,浏览相关的资料。一定要休息好,切忌劳累过度。
十、复试
去年复试是于3月26、27号这两天举行(一般都在星期六和星期天)。星期六上午是笔试,共两道论述题,100分。星期天全天都在资料楼九楼我系办公室进行面试。其中英语面试50分,专业课面试150分。这三样加一起总分为300分,考生的得分作为复试成绩占到总成绩的20%,初试成绩占80%,最后加权计算结果并对成绩进行排序。
笔试:
去年复试科目是中国政府与政治,大家需要在这段时间把两本指定教材看一看,由于是论述题,因此不用太细,不用像初试那样背得那么辛苦,而要着重从宏观上把握框架、结构和一些重点问题。答题时也还是要像初试一样,以书本知识为依据。所以对付笔试大家把那两本书的内容基本掌握住就差不多了。
面试:
去年我们参加面试的同学按照初试成绩的高低分为四个组,上下午两个时段,分别为①组上午,①组下午,②组上午,②组下午,③组上午,③组下午,④组上午。④组下午。四个组分别在四个房间内进行,三、四个人一批进入房间。到时大家会在每个房间门口看到贴出的本组名单。不过事先我没注意看贴出的名单,上午八点就去了,和大家一起在系办公室门口等待,并询问出来同学的面试情况。每一组有一位主考老师,一位负责英语面试的老师,还有其他几位老师和两个记录员。一般说来,①、②组较松,而③④组可能会严一些,尤其是④组的承担着刷人的任务。而其它几组,只要不差得离谱或一问三不知,被刷掉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首先进行英语面试,一般是要求做一个自我介绍或说一个小故事,然后再问你几个问题如有什么爱好啊,课余时间都做些什么啊等等,也就三五分钟吧。对于这些大家可以事先做好准备,以便从容应答。
然后进行专业课面试,内容涉及到专业课和时政,由考生在一摞纸条中随意抽取题目(如觉得有难度,可以再给一次机会重新抽一次),思考几分钟后予以回答。
对于复试,大家不必过于担心。但对于刚刚上线或者分数不高的同学来说,认真细致的准备还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多数同学而言,如果有时间,最好也稍微准备一下,因为复试的表现可能会影响到最终成绩和排位,也最终决定着你是公费,半公费还是自费。
(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三万毕业生挤爆招聘会 就业恐慌弥散京城校园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