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北大教授质疑高考改革:借考试费敛
改革高考弊端应有的基本理性 
教育部:明年高考不会分几次考
13次高考又见现代版范进现象
2007年高考明起报名  全面实行网
明年高考本月25-28日报名 四种对
明年高考报名提前至1月 全部实现
韩国高考论题爱用《庄子》《论语
成人高考评卷结束 4种查询途径公
高考奇才四次考进名牌大学3次被退

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何时能改变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2-27 11:36:46 来源:人民网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弹指挥间,自1977年实行高考制度改革以来,中国的高考已经走过了28个年头。28年中,中国的经济社会制度、特别是作为社会基础的经济制度可以说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1992年以前的计划经济制度转变为1992年以后的市场经济制度。如果说1978年开始的放权让利式改革是第一次革命,则1992年开始的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经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革命。不过,这场革命的深度与广度在不同的经济领域(不同产业)大不相同。明显地,第三
三产业在总体上就比较滞后,比如,铁路、民航、电信、电力、电影、文化、保险、卫生、体育、教育等产业。虽然类似于教育这样的产业具有一定的非经济的公共性特点,但在基本面上属于产业,特别是作为非义务的高等教育在基本面上属于产业是无疑的(尽管也许对产业化有异议)。

  回顾以往的实践与演进,现在确实到了中国高考制度必须彻底改革与重建的时候了。

  “高考”不是问题,“统一高考”才是问题

  作为一种检验手段,几乎没有人认为在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中要取消考试。现在很多人对现行高考的批评或批判实际上是对其统一性的批评或批判。“高考”不是问题,“统一高考”才是问题。

  统一高考所以是个问题,其关键在于它否定了高校作为独立法人所必须具有的“原料采购权”(独立自主招生权)。不同国家的高校招生录取可以有不同的模式,有其特殊性。但不能借口特殊性而否定一般性。这种一般性就是要有高考,但不是统一高考,也不是国家高考,更不是一考定终身、一分之差名落孙山,而是录取标准的多样化,以及高校的独立自主招生。这种一般性与国家之间的教育资源状况、经济基础条件及政治体制并无关系,它只与高校是否拥有办学自主权有关。这就像企业,如果企业是独立法人,它就自然拥有原料采购权。同理,如果高校是独立法人,它就自然拥有原料采购权——单独组织考试及其录取权。有人说如果高校单独组织考试录取会带来腐败,我认为在总体上这是不可能的。西方高校,乃至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中国都可以单独组织考试录取而没有腐败成风。我相信,只要民主办学(如招生权要由招办行政人员转到院系全体教师)、阳光操作,高校或院系单独组织考试录取,或委托并监督作为第三方的考试中心组织考试,是不会带来大面积腐败的。

  可以肯定的是,世界高校招生的趋势(规律)就是入学方式的多元化、选拔方式的多样化,这就类似企业采购原料决不会仅仅看价格,一元化的统一高考模式当然是与此相悖的(李克建,“目前世界各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湖北招生考试》2004.2,57-61页)。

  有人把对统一高考的改革看做是“文革”中取消高考,必然造成后门成风,这完全是一个伪问题,是有罪设定,是把行政级别的高低等同于正确程度的高低。还有人认为“由政府主导还是由大学来主导的高考,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裴云,“当前高考的弊端与政府主导”体制的关联——兼论统一高考的现时合理性,《湖北招生考试》2004.8,25页),这就相当于说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没有区别。

  笔者以为,主张改革中国统一的高考制度的学者是热爱中国的教育事业的,他们是善意的,他们所做的是批评、批判、质疑、建设,并非敌对性的、恶意性的抨击。如果是抨击,也决不是抨击中国的高考制度,而是“抨击”中国高考制度的统一性。

  统一高考模式的五大软肋

  1.残酷的“一年一次”

  不管是过去的统一考试、国家命题,还是现在的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我们的一个省、一个市就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国家,如果搞全国统一考试,则在短时间中要集中庞大的政府资源,政府的许多正常工作,如公安、交通、学校等都要受其影响。因此一年只能考一次,没有办法搞两次、三次,即使搞两次也不可能是实质性的,一些地区推出的春季高考逐步萎缩且可能取消就是证明。由于一年只能考一次,所以我们的学生很难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如果一次高考未能如愿,则再一次选择就必须等待一年。由于人的成年可工作生命也不过40来年,一年只能考一次,显然是残酷的。如果各个高校自主考试,考生当然就能在一年内有多次选择机会。

  一年只能考一次,意味着高考的机会成本大,学生的压力巨大也就可想而知,心理与生理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2.管理风险很大

  虽然目前全国统一高考中增加了部分省市的自主权利,但统一的本质未变。这种统一在信息化时代有一个不可克服的巨大风险:一(个考)点不慎,满盘皆危。在试卷的出题、上网、印刷、保管、运送、发卷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盗题或漏题,由于手机与网络的普及,全社会(国家或省)就将付出巨大成本。相反,分散考试、由各高校自主考试,即使一个或数个高校出了问题也不会影响全局,并且如果不是一考定终身,不是“一年一次”,而是可以在不同的高校间“异步选择”,则几乎不可能有人铤而走险。

  3.大抓考生的初始质量,难以再抓毕业生的最终质量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有所得、必有所失。我们的教育部门花了这么大的心血主抓了入学考试(抓了“进口”),则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去抓“出口”(毕业质量)。所以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大学毕业生的水平令人忧虑。把本科毕业论文做一个不同年份的比较,结果已经是令人忧虑的了。教育部门花大力气抓了“进口”之后,它还有力气抓“出口”吗?政府部门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往往是该抓的没有紧紧地抓住,不需要那么狠抓的却抓得特狠,这带来了很多问题。人的精力、一个机构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必须有很好的资源匹配,才能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地用到特定的项目上去。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报考体育专业考生 裸眼视力不低于4.7
下一篇文章公务员招考合格线可下浮 网站火爆部分考生查询受阻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