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门表示条件已经很宽松
许多农民工表示,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应该是政府加大监管,去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不能仅仅依靠农民工自己去争取。而对于南昌市政府针对农民工子弟教育问题出台的政策,更多的是质疑。
有农民工表示,政策表面光鲜,实际上是在他们子女受教育的问题上设置了限制。
南 昌市教育局基教处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昌市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出台的政策已经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所设定的条件也非常宽松。她说,为了这项政策的出台,上上下下开展调研,并且反复研讨,同时还参考了其他地方的经验,应该是比较合理的,符合南昌市的情况。
“现在农民工的身份很难界定,只有通过设定条件来圈定范围。同时因为市里的教育资源也十分有限,如果再放宽的话,学校根本没法承受,老师的编制、学校的容纳能力都会成问题。”
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设定这些条件实际是为农民工好,对他们负责任。国家有规定,用工单位必须办理养老保险,签订劳动合同。这是农民工理应享受到的权利,大家要力争自己应该享受的合法权利才是。
据了解,2005年南昌市城区中小学共接纳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300多名,但根据南昌市的有关统计数据,该市目前所容纳的进城务工人员在30万人左右。 本报记者 涂超华(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