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鞋学得快
他很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每次有人说起这个话题,他都会说“只是暂时的”
2002年,妈妈给袁廷勇指了条路——补鞋。
“什么,叫我这个大学生去补鞋?我放不下这个面子!”听到妈妈的话,袁廷勇当时就叫了起来。但看到妈妈半个月也不敢买肉吃,有时还要让弟弟 资助,他觉得这比让他去补鞋更难过。2003年除夕,别人家都欢天喜地、围着一桌酒菜团年,唯袁家只有他和妈妈守着一碗腊肉沉默。每二天,袁廷勇找到在他家附近补了几十年鞋的老鞋匠胡久违,拜师学艺。
“听到小袁要来拜我为师,我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是个大学生,我有啥资格当他师傅。不过我也了解他的情况,就收下了这个徒弟。他比一般人学得快,动手能力强,人也谦虚,两个月就出师自己摆摊了。”胡久违告诉记者,一开始,袁廷勇坐在他旁边,连头也不敢抬。碰上熟人就拼命往他身后躲,过了很久才敢正眼瞧人。
袁廷勇的生意不是很好,每月仅够养活自己和妈妈,但他很安心。“虽然穷,但我是凭劳动吃饭,没啥丢脸的,只是有时有人问起我的过去,仍有些不好意思。”袁廷勇其实很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每次有人说起这个话题,他都会说“只是暂时的”。
成熟了
“补了3年鞋,我才明白,谋生是最重要的。”
袁廷勇家住东林二村80号,一幢简陋的老式平房,只有两间,他和妈妈一人一间,屋里吊着15瓦的灯泡,一个简易的塑料棚算是厨房。
满书架的书是这个家最打眼的东西,其中有袁廷勇大学时的课本,有毕业后他买的各种法学书籍。他白天上街补鞋,晚上学习法律。此外有一台破旧的电脑,是他花1000元买的二手货:“主要是想学点东西。”
对袁廷勇来说,家里最珍贵的是两个红色的本本,他平常将其锁在抽屉里,那是他的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毕业快十年了,袁廷勇自称成熟不少。“我以前老是一心想着自己的梦想,别的工作都看不上眼。现在补了3年鞋,我才明白,谋生是最重要的。为了生活,我可以摆摊补鞋,还可以干其他工作。”
袁廷勇始终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他深知自己大学所学的专业性太强,就业面太窄。在努力温习大学课本的同时,他开始自考法律专业,还多次参加律师资格考试,但没成功。“我不会放弃,我还会考,我一定会成功,不会一辈子补鞋……”
记者周立/文 通讯员曹勇龙/图(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