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公务员考试答案网上叫卖 先给答案
校园公务员报考打起心理战
重庆禁止公务员以任何方式参与公
重庆严禁公务员参与客运车辆经营
硕士报考公务员考前竟跳下七楼
47名公务员喜获公职律师证
广东逾四成公务员血脂异常
调查表明中国8.2%地厅级公务员具
女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落榜 茶饭不思
云南每年将选派50名少数民族公务

公务员考试指导:面试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0-23 13:49:05 来源:华育公务员网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对参加公考的应试者来说,面试可以说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公务员面试的特点和趋势也渐有规律可寻,下面笔者先来分析一下公务员面试的特点:

  一.与一般的求职面试筛选方式相比,公务员的面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面试的手段:观察、谈话

    在面试过程中,以谈话为主的手段主要表现在主考官通过向应试者提出各种问题,应试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比如针对应试者的特长,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使应试者进一步思索,展示其才华;当应试者的回答文不对题时,主考官会利用提问引导应试者;当应试者回答完毕,可以通过短暂的沉思或补充性的追问,形成一个"缓冲区"。这对于振奋应试者的谈吐,引发新的思路,转换话题都有大的益处。

      观察是面试过程中的另一个主要手段。在面试中,主考官可以运用自身的感官,尤其是视觉,观察应试者的非语言行为。这要求主考官在面试中要善于观察应试者的非语言行为,能指明应试者的行为类型,进而借助于人的表象层面推断其深层心理。在此过程中,对应试者非语言行为的观察,主要有面部表情的观察和身体语言的观察。

  面试过程其实是主考官和应试者之间的一种双向沟通。在面试过程中,应试者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主考官可以通过观察和谈话来评价应试者,应试者也可以通过主考官的行为来判断主考官的价值判断标准、态度偏好、对自己面试表现的满意度等,来调节自己在面试中的行为表现。同时,应试者也可借此机会了解自己应聘的单位、职位等情况,以此决定自己是否可以接受这一工作。所以面试不仅是主考官对应试者的一种考查,也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沟通、情感交流和能力的较量。主考官应通过面试,从应试者身上获取尽可能多的有价值信息。应试者也应抓住面试机会,获取那些关于应聘单位及职位、自己关心的信息。

  (二)面试内容灵活化

      面试内容对于不同的应试者来说是相对变化的、灵活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试内容因应试者的个人经历、背景等情况的不同而无法固定。例如,两位应试同时应聘档案管理岗位,一位有多年从事档案工作的经历,一位是应届档案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在面试中对前者应侧重于询问其多年来从事档案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对后者则应侧重于了解其对该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在校学习期间的情况。

  2、面试内容因工作岗位不同而无法固定。不同工作岗位,其工作内容、职责范围、任职资格条件等都有所不同,例如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有关技术监督岗位和国家人事部的考录岗位,无论其工作性质、工作对象,还是任职资格条件,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其面试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面试题目及考察角度都应各有侧重。

  3、面试内容因应试者在面试过程中的面试表现不同而无法固定。面试的题目一般应事先拟定,以供提问时参照。但并不意味着必须按事先拟定好的题目逐一提问,毫无变化,而要根据应试者回答问题的情况,来决定下一个问题问什么,怎么问,如果应试者回答问题时引发出与拟定的题目不同的问题,主考官还可顺势追问,而不必拘泥于预定的题目。

  (三)面试时间的持续性

  面试与笔试的一个显著区别:面试不是在同一个时间展开,而是逐个地进行。笔试是不论报考人数的多少,均可在同一时间进行,甚至不受地域的限制。与笔试的区别在于:

  1.面试是因人而异,主考官提出问题,应试者针对提问进行回答,考察内容不像笔试那么单一,既要考察应试者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又要考察其仪表、反应能力、应变能力等,因此只能因人而异、逐个进行。

  2.面试一般由用人部门主持,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条件等不同,面试差异大,无法在同一时间进行。

  3.每一位应试者的面试时间,不能作硬性规定,而应视其面试表现而定。如果应试者对所提问题,对答如流,阐述清楚,主考官很满意,在约定时间甚至不到约定时间即可结束面试;如果应试者对某些问题回答不清楚,需进一步追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应试者的某些情况,则可适当延长面试时间。

  (四)面试交流的直接互动性

      面试中应试者的语言及行为表现,与主考官的评判是直接相连的,中间没有任何中介形式。面试中主考官与应试者的接触、交谈、观察也是相互的,是面对面进行的。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也是相互作用的。而笔试、心理测验中,一般对命题人、评分人严加保密,不让应试者知道。面试的这种直接性提高了主考官与应试者间相互沟通的效果与面试的真实性。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2007年清华大学保送生自主招生开始报名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