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名牌中学分班 金钱分数博弈
在校中学生抢劫校友 广州捣毁多个
重庆市长:重庆高中学费“涨3倍”
重庆大幅提高高中学费 400升至12
16岁女中学生会网友遭7名男孩轮奸
重庆拟成倍上调高中学费
中性好男儿向鼎遭热捧 中学生颠
热捧不男不女 中学生颠覆传统性别
北大发出限客令,只向中学生团体
湖北孝昌一男子强奸活埋女中学生

武汉名牌中学将高价生单独编班引不满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0-20 13:06:15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实习生 祝楚华 谢静 本报记者 甘丽华

开学10天后,学校将原本随机分配的10个班重新分为正式录取的学生和通过捐资进校的学生各5个班。近日,武汉外国语学校对初一新生“二次分班”的做法引起部分学生和家长强烈反应。

“捐资生”的家长认为学校不该按成绩分类,伤害孩子的心灵,而正式录取学生的家长则认为不能让“差生”带坏自己
的孩子,要“因材施教”。在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分数和金钱展开了一场博弈。

把新生分成捐资助学班和正式录取班引起部分学生和家长不满

“这是我最后一次坐在这个教室里了,如果早知道几分钟后要发生的事,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在这里的最后几分钟。”武汉外国语学校初一学生晓颖(化名)含泪写下了这段日记。

武汉外国语学校是当地名校,曾连续4年拿下武汉市文理高考状元。学校分小学、初中和高中部,其中小学和初中部又称为“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一、高一新生入学均需要参加入学测试,有人将之形容为“比高考竞争还激烈”。

初中部今年共招收初一新生近500人,其中一半左右是学校举行的入学测试中的优胜者,其余学生则通过缴纳4万元左右的“捐资款”入学,晓颖正是这些“捐资生”中的一员。

据家长介绍,9月1日初一新生开学报到,学校将所有学生随机分为10个班。军训和学前教育均以这次分配的班级为单位进行。到9月11日正式上课时,老师突然到教室按一份名单点名,被点到的就要去其他班上课。二次分班后,2、5、7、8、9班全部为正常考入的学生班级,而1、3、4、6、10班则成为“捐资生”班。

从9班分出来的另一个学生赵扬(化名)委屈地告诉母亲,自己几天都没有听课,担心室友会瞧不起自己。晚上熄灯后,几个被分出去的同学在被子里轻轻地抽泣。

赵扬的担心不是没道理。就在分班后的第二天,一位姓朱的母亲接到女儿哭着打来的电话,“妈妈,我们寝室一个分到优班的同学掐我的脖子,让我以后每天给她打洗脚水。”她第二天便赶到学校要求老师协调解决,但校方告知,那是孩子之间的小纠纷,跟重新分班没必然联系。但为了不让孩子继续受到伤害,朱女士已将女儿转学。

“早知道是如此,我开始就不会把他送到这,交了几万元,对我们也不是个小数。”初一(1)班一位学生的家长说,她是在家长会上才知道重新分班的事。儿子不敢告诉他们,这些天在家里闷闷不乐,“最让我悲哀的,是学校的这种做法让孩子感到了自卑!”她打算下学期给儿子转学。

家长李真(化名)说:“学校不该把学生这样分类,我女儿虽然没有正式考上,但无论如何都不该受到歧视。”

金钱和分数的博弈:“捐资生”家长和正式录取生家长都要求公平

“我交了几万元钱,孩子分数上的差别就已经弥补了,为什么还要把我的孩子跟‘线上生’区别对待呢?”一位“捐资生”的家长张琴(化名)气愤地说,“我们是花钱买公平,如果进校之后还把‘线下生’和‘线上生’分开教学,那我们交的钱体现在哪呢?”

张女士说,为了能让孩子到“名校”接受好的教育,自己也就不在乎那几万元钱了,但是没想到花了钱还是没能买到想要的教育。

学校第二次分班后,10余名“捐资生”家长代表到有关部门讨说法。经协调,校方向家长保证,每个班的师资配备、教学进度等都一样,不会存在差别。

一位正式考上的学生家长很支持学校的做法。她说,成绩好的学生容易被成绩差的学生“带坏”,自己的孩子应该跟“好学生”在一起,要跟成绩差的分开教学,“这也是因材施教,学校的做法很好。”

“就像高考一样,不能人人都进大学,既然有个分数线,那就得遵守。”5班一名同学的父亲表示,如果学校不划定分数线,他也不会介意让这些线下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很正常,这就是游戏规则。”

一名女孩子的家长,是武汉某高校的教授,她说:“一定要把孩子区别开来吗?”她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就是希望这里开放的教育方式能让孩子快乐学习,没想到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学校一开始就给孩子划分“等级”。这样也容易让“线上班”的孩子产生骄傲情绪,自觉高人一等,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家长的计较,最终伤害的是孩子。”

今年,武汉市10个区19所改制校和民办初中招生实行电脑摇号,由电脑派位程序随机产生录取学生名单。但武汉外国语学校可以在招生中组织测试学生外语成绩的考试,学校分别在5月底和7月初进行了非英语语种和英语语种的考试,全市共有近6000名学生报考。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5岁女生在教室门口便溺挨老师耳光(图)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