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政府官员掀起“韩流”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9-29 14:32:09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学韩始于十年前

就在中国官员纷纷涌向韩国“取经”时候,首尔大学教授李铉,当年首先向韩国总统提出开展“新村运动”的建议人,他向本刊指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中国早在10年前就开始学习韩国农村经验了。而且还有一个非常成功的示范村——河北省易县柴厂村。”他说。

1994年
,中韩农业研讨会在沈阳举行。时任中国农学会秘书长的孙翔,在这次会议上结识了李铉。孙翔早就听说韩国“新村运动”,因此萌发了学习韩国经验改造中国农村的想法。后来,由孙翔主持,经中韩两国专家历时一年论证,中国农学会于1995年开展了“科教兴村”活动,主要内容是学习韩国“新村运动”经验,振兴中国农村。其中,柴厂村是当年的试点村。

李铉说,他三次来到河北省太行山下那个小村庄,移植韩国“新村运动”经验。

1998年,事情有了进一步发展。李铉带来1万美元,孙翔从农业部要了10万元人民币,河北省政府支援20多万元人民币,在柴厂村建起了一所200多平米的“科教兴村指导者培训中心”。该中心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孙翔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回忆道,开始的时候村民们听课没有积极性,当时的村支书赵田动用村里的经费对听课的村民进行奖励,第一天听课每人给15元钱。

柴厂村的“新村建设”颇有收获。上世纪80年代初,这里人均年收入350元,到2000年提高到4000元。水泥马路修到了每家大院门口。孙翔说,更值得欣慰的是,农民树立了市场观念、竞争观念,现在苗木种植已成气候,专门供应北京绿化用树。

李铉于2005年第三次去了柴厂村,村子的变化让他非常感动,也使他很有成就感。“中国学习韩国经验何必舍近求远呢?”他说。(C001)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3页  1  2  3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李咏宋祖德入选中国“最不像名仕的名人”(组图)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