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特长班补习班班班火爆 校内不办校外办全面开花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8-1 11:48:03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进入8月,暑期过半,可对于奔忙在各补习班、培训机构的中小学生而言,所谓的快乐和轻松似乎离得越来越远。成都成华小学毕业生曾原即将开始初中衔接班的学习,那是父母早在放假前就敲定了的。而放假至今,曾原一直在少年宫的英语培训机构上剑桥英语,她觉得自己的假期生活郁闷透了。

  望子成龙火了培训

 
 早在期末考试前,成都公交车站、中小学门口、图书城外,送到学生家长手中的各类培训班招生广告就已经铺天盖地。“四七九名师坐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些极具诱惑力的口号吸引着望子成龙的家长。

  记者调查发现,暑期培训班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一是特长培训班,像电脑、英语、歌舞、乐器、跆拳道、陶艺、琴棋书画等;二是应试补习班,内容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多为正常课堂教学的翻版,另外还有各类“小升初”、“初升高”的衔接班。

  在成都市青少年宫记者了解到,这里暑期推出了舞蹈、英语、心算、围棋、国画、国学、演艺等20多个培训科目,报名的孩子相当多,而各区上的少年宫也门庭若市。尽管是大热天,可陪练的家长们却热情不减地守在教室门口。有的家长还为孩子同时报三四门科目,加起来好几百元,为了孩子的将来以及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情操,家长们都表示舍得掏这笔钱。

  参加特长培训的以幼儿和小学生为主,更多的中学生则以“学生考试成绩”为目的而参加各类“强化班”、“提高班”。在科华路某家教学校报名点,不断有拿着宣传单的家长找上门来报名。接待人员告诉记者:“这已经是暑假第二期补习了,报名要从速。”和记者谈话的当儿,她还忙着接听此起彼伏的咨询电话,其中一位家长要为四五名孩子集体报名,双方在电话里为上课费讨价还价。

  校内不办校外开花

  送孩子上培训班,不管是为了查漏补缺、还是想充电提高水平,家长们可谓用心良苦。这出钱又要出力的选择源于两个字———竞争。升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让大多数并不富裕的家长们在教育上都舍得投入。“如果不跟上‘培训大军’,难保以后不被甩掉。”这是家长的普遍心态。对于家长的“擅自作主”,不少孩子在不情愿的同时也表示理解。记者发现,有的培训班还是孩子提出让家长报名的。一位当公务员的家长告诉记者,参加这个“小升初”衔接班就是儿子主动争取的,面对即将走进的重点初中,儿子很“懂事”地提出要走在同学们的前面,因为他听说初中的竞争更激烈。

  到底有多少学生在上培训班?业内人士估计不下几万人。如此,按每生花费300元左右培训费计,1万名学生就是300万元!诱人的市场让众多假期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

  而其中,教育主管部门的“减负”行动也反过来刺激了校外培训班的火爆。省教育厅早在年初就提出严禁任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利用假期举办各种面向学生的补习班、辅导班、提高班,严禁假期集体补课和上新课。学校不补课,社会上又有需求,各种暑期班就应运而生了。

  对此,竟有不少家长向记者抱怨,“学校不补课,弄得我们只有在外面找补习班或者请家教,花钱更多不说,还不见得有质量。”据悉,不少家教学校在报名之初承诺的小班教学、名师指导,在正式上课时经常不能兑现。为此,有家长干脆联手为老师提供场地,请孩子的任课老师上课。这些家长认为,社会上的培训班难以摸清底细,不如请孩子的老师心里踏实放心,任课老师熟悉孩子的学习情况,辅导起来有针对性。

  快乐暑假还给孩子

  记者从成都市教育部门了解到,暑假前他们就做出部署,严禁小学和初中办各类辅导班,但对校外辅导班则无法约束。他们希望家长把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们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暑假。

  有教育专家表示,“侵占”孩子过多的假期时间,反而会使孩子厌倦学习,结果适得其反。而且,培训市场火爆必然导致少数培训机构一心只为赢利从而不顾教育质量,给孩子学习造成影响。培训班众多,教师良莠不齐,教师在短短的培训期间也不可能了解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客观上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一些教师表示,学生过暑假,不应该走两个极端,真正的“快乐假期”应该将休息、“补缺补漏”和培养兴趣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学生在假期里参加培训班,不宜过多过滥,应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来报班。(江芸涵)(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京城书吧个性化经营 24不停歇(组图)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