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保存在患者家里
姚宝金主任否认了陈达的胸椎骨还在医院冰箱内冷藏的说法。他说:“胸椎骨保存在患者家里,也就是在陈达他们手里。”
遗憾的是,记者多次试图访问石祥恩教授,但都遭到了姚宝金的拒绝,“我们医生的时间都是很紧的,就连我们有事也需通过他的秘书,跟秘书沟通后再和他对话,而且你即使 和他通了话,他也会让你找我的”。
 每天都有很多患者慕名来到三博复兴脑科医院就诊。
同样的病历记录,第一次复印时的医生签名是“吴斌”,第二次复印时却成了“石祥恩”。
对簿公堂
医患双方先后起诉
与石祥恩教授的最后一次谈话,让陈达父子失去了对三博复兴脑科医院的最后一丝信任。他们决定起诉三博复兴脑科医院,请求人身损害赔偿。
2006年1月,陈达一纸诉状送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要求三博复兴脑科医院赔偿医疗费、病历复印费、残疾用具费等费用共计75245.88元。
 望着自己驰骋多年的网球场,陈达(右一)怅然若失
“病历明显被篡改过”
2006年1月6日,陈达的父亲陈卓刚在三博复兴脑科医院复印了陈达完整的病历。而在陈达出院前的2005年3月23日,陈卓刚也复印过一份病历。按道理讲,两份病历应该完全一样。
对照这两份病历重复的部分,陈卓刚发现了一个明显的“漏洞”:第一次即2005年2月22日手术记录签字及手术护理记录签字均由吴斌(三博复兴脑科医院的另一名医生)签字,而复印的第二份病历中,手术记录签字已由“吴斌”变为“石祥恩”。在陈家人看来,“这是明显的篡改行为”。
同时,陈达父子注意到,在两份病历的临时医嘱中,有一些小小的不同,比如,在第一次复印病历中,日期为2005年2月28日的临时医嘱中,只标明“血常规”字样,而在第二次的复印病历中,则增加了“MRI×2”(注:核磁共振两次)的字样。
两份病历公章不同
而最让陈卓刚惊奇的是,在第二份病历复印件当中,每页都加盖有“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病历复印专用章”的公章。而陈卓刚翻看了原来陈达住院时所有的收据等凭证,结果发现原先所加盖的均是“北京三博复兴脑科有限公司”字样的公章。姚宝金主任接受采访时承认,在西城区卫生局登记注册的是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而在西城区工商分局登记注册的是北京三博复兴脑科有限公司。他说,因为三博复兴脑科有限公司属于股份制企业,在工商注册时须登记成“有限公司”。“无论是‘公司’还是‘医院’都是合法的,如果我们有地方不合法,工商部门和卫生局是不会批准我们的。”姚主任说。
医院随后起诉患者
而就在陈达起诉三博复兴脑科医院(有限公司)不久,陈达也接到了三博复兴脑科医院(有限公司)对自己的起诉。
起诉书中,三博复兴脑科医院陈述:“(被告)因经济困难,拖欠住院治疗费35897.84元,原告同意免除该费用,但免除该费用的条件是被告今后不向医院提出法律和经济上的一切要求,但被告于2006年1月向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已构成违约行为,被告应付清住院欠费35897.84元。”
目前,西城区人民法院已开庭审理这两起案件,但判决结果均没有出来。
卫生局称不能“妄下结论”
记者就此事与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局医政科取得了联系。医政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医政科一般是处理关于医疗争议的申请,目前,他们没有接到有关家属的任何资料,他们对此事不知情,所以对事情本身,以及石教授本人这种行为“是不是欺骗”“不能妄下结论”。即使接到家属的申请,他们也只能是委托有关技术部门作出医疗事故鉴定,再做进一步调查,不是简单听从一方的陈述就得出结论。
才子梦碎
“我所有的梦想都泡汤了”
“我真的无法接受,做梦都是自己能走路了。”陈达现在靠助行器勉强能走100多米。因为他双腿无力,随时都有摔倒的可能,每次出门时,陈达的母亲都一直拿着板凳跟在他的身后。
据陈达的同学讲,陈达在学校时是个“名人”,篮球、网球在校内小有名气,调酒、萨克斯是他的拿手好戏,而更让大家羡慕的是,陈达的英语口语很棒,他的外教老师很早以前就帮他联系好了出国留学。
“但如今,所有的梦想都泡汤了。”陈达无奈地说。目前,陈达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不敢想,以前起床一个鲤鱼打挺就起来了,现在连翻身都得父母帮忙,有时真的很难接受,死的心都有了。”现在,由于陈达脊椎椎板缺失,影响上身的稳定性,医生不敢让他锻炼上身力量,因为这样很有可能把脊髓拉伤、拉断,后果不堪设想。但因为人在正常走路时不仅靠双腿的力量,更要倚赖全身的协调性,腰背等上身部位的力量也非常重要,否则行走起来就会有困难,而陈达恰恰无法锻炼上身。“也许我永远也走不了路了。”陈达难过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