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当时也很犹豫,但在石教授作出一年后可以修复的承诺后,我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当晚9点,我接受了第二次手术,被取出了4块胸椎骨。后来我才得知,我的脊椎椎板被打开以后,不是有积液而是发生了极其严重的水肿。”
陈达讲述了第二次手术的前后经过。
签订协议不许患者“上告”
第 二次手术后不久,陈家带来的6万元治疗费花光了。此时,“陈达脊髓的水肿还没有消退,双腿仍无知觉,除右腿膝盖可微微抬起之外,其他功能均未恢复”。而“三博复兴脑科医院多次向陈达家属催交医疗费,连平时常规药物也从十几瓶骤减到两三瓶”。
2005年3月28日,陈达父子与三博复兴脑科医院签订了一份协议书,内容如下:患者陈达因胸椎脊髓内室管膜瘤住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因家里经济困难,尚欠医院住院费人民币35897.84元,医院出于人道角度考虑,同意免除尚欠余款。陈达及其家属(其父陈卓刚)亦表示今后不向医院提出法律和经济上的一切要求。签完协议的当天,陈达离开了三博复兴脑科医院。出院后,陈达住进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后继治疗和康复。但至今,陈达只能靠助行器勉强走100米左右,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
骨惑1
“他是拿我的身体当试验品”
该医生做过“取骨手术”吗?
只做过头骨修复手术
经过半年多的康复后,陈达的病情趋于稳定。2005年年底,陈达父子找到石祥恩,要求将“保存在冰箱内的4块胸椎骨复位”。但得到的答复是“因双下肢本体觉尚未恢复,双下肢活动恢复不全,暂延缓复位”。
而就在这次谈话中,石祥恩告诉陈达,自己并没有做过胸椎骨复位手术,只做过头骨修复手术。对于胸椎骨复位术,石教授的答复是“应该比头骨修复简单”。
谈及与石祥恩那天的对话,陈达说:“我当时一下就蒙了,敢情石教授没有做过胸椎骨复位手术,他是拿我的身体当试验品呀。”陈达说自己感觉“被欺骗了”。
医生称能立即复位胸椎骨
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医务室主任姚宝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石祥恩教授作为全国很知名、很权威的神经外科专家,不可能说出“在冰箱里冷藏骨头再给患者复位”这样的话。石教授当初的意思是用钛等其他材料替代被取出的骨头对胸椎骨进行复位保护。
但是,在陈达提供给记者的最后一次与石教授的谈话录音中,可以清楚地听到石教授曾说,目前陈达的身体情况不适合复位,如果陈达非要求复位的话,他可以立即从冰箱中拿出冷藏的胸椎骨来进行复位手术。
骨惑2
中外医学界未有成功先例
胸椎骨能冻进冰箱保存吗?
-270℃保存才可能成功
其实,陈达在没有找到石祥恩以前就查过很多资料,也咨询过很多医生,大家都对将胸椎骨放在冰箱内一年后再进行复位的说法表示怀疑。
曾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生导师的曹荣庆教授接受过陈达的咨询,这位有着多年神经系统疾病教学和临床经验的教授在听了陈达的讲述后,专门查阅相关资料,结果发现,将骨头冷藏在冰箱内一年后再进行复位的说法,“在中外医学史料上均没有记载,也没查到成功的先例”。而目前,国内外一种普遍的理论是,“在-270℃以下,在不超过12小时的情况下,才可以将胸椎骨植活”。
姚宝金主任也认为,骨头移植必须放在骨库,在很严格的冷藏设备下才可以进行,如果不采取措施就污染了,也就不可能复位,这是大多数医生都明白的道理。
“一次去掉4块胸椎骨不恰当”
而对于石祥恩教授所说的“我做过头骨修复手术,胸椎骨复位更简单”的说法,曹荣庆教授则表示,“胸段的骨头是最小的,其复位手术也是最难、最冒险的,相对于胸椎骨复位,头骨修复太容易了”。
曹荣庆教授同时强调,人体的胸椎骨一共有12块,就算当时迫于病情,需要减压,但一次去掉4块胸椎骨也是不恰当的。如果胸椎骨不能及时复位,很容易造成脊髓受损,或者导致椎体前倾或变形,破坏泌尿系统。
“一个全国有名的脑神经外科专家,无论手术成功与否,他都不应该这么骗我。”陈达气愤地说。
骨惑3
4块胸椎骨去向几乎成谜
胸椎骨现在到底存在哪儿?
患者:在医院的冰箱里
陈达以及家人认为,从陈达身上取下的那4块胸椎骨现在仍然保存在医院的冰箱内,在陈达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后,石祥恩教授还会做胸椎骨复位手术,而且,“医院至少还保存着那几块胸椎骨”。
“在最后一次和石祥恩教授的对话中,石祥恩教授承认胸椎骨保存在医院的冰箱里。当时他还因为冰箱的最低保存温度是否合适的问题和我发生了争执。石教授强调医院的保存不存在问题,而且他说取下的胸椎骨就放在医院的冰箱里。”陈达的父亲回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