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彭元庆至今还躺在病床
手术失误导致患者五个脏器被切除或部分切除
一根断管,迅速将彭元庆的生命推出正常轨道。
“患者身体中五个重要器官被切除或部分切除,原本诊断正常的肝脏 现已癌变,感染的败血症进一步恶化。”彭元庆的丈夫陈克武在写给湘阴县人民医院的一份“驳斥意见书”中这样写道。陈克武认为,湘阴县人民医院在给彭元庆实行手术时,进行了错误的诊断,而在随后的拔管过程中,又发生了将引流管断裂在患者体内的重大医疗事故,直接导致多个器官切除和癌细胞转移。
7月10日,记者来到湘阴调查采访此次医疗事故的真相。在湘阴,记者见到了陈克武夫妇及湘阴县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他们对基本事实给予了一致的确认,但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相关责任的认定,有不同的看法。双方的争论,在得到岳阳市医学会发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后,并没有平息,就在当天上午,双方再次向湖南省医学会提出了重新鉴定的申请。
腹腔积水被迫手术
在湘阴县教育局有关领导的眼中,该县浩河口镇学校的彭元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教师。拥有小教高级职称的彭元庆,被公认是浩河口镇最优秀的教师之一。
躺在病床上,身体已极度虚弱的彭元庆只能用简单的短语“回答”记者的问题。由于无法连贯表达,坐在一旁的陈克武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2005年6月9日,彭元庆因为上腹胀痛,来到湘阴县人民医院进行检查。
“在进行第一次检查后,医生发现彭元庆上腹腔有大量积水,第二天,也就是10日上午,我带彭元庆又到长沙的湘雅附一医院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结果也是腹腔积水,但身体其他器官良好。”陈克武回忆道,“从湘雅附一医院检查后,我们回到湘阴县人民医院,并于11日上午办理了住院手续。13日,由湘阴县人民医院主治医生肖兵主持,为彭元庆做了胰腺囊肿大部分切除、脾切除、胰胃序贯式内外引流等手术。”
正是这第一次手术中的“胰胃序贯式内外引流术”,为4个月后的“断管事件”埋下了“伏笔”。
“为什么要做胰胃序贯式内外引流术?”针对记者的这一问题,陈克武引用了当时有关医生的解释,这样说道:“胰液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液体,它在体内的存留会对其他器官进行腐蚀,做引流术就是利用引流管,将胰液从体内引导出来。”
为了将胰液引导出体外,彭元庆不得不每天在腹部挂着一个引流袋,将胰液接住。直到2005年11月15日,彭元庆眼见从体内导出的胰液已经不多了,她再次来到湘阴县人民医院,由该院普外二科钟旭东医生帮其做了拔管手术。
体内取出带血断管
“回家休息一个月后,我又感觉腹部肿胀,有疼痛感。”彭元庆说。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术后的疼痛,竟来自拔管手术时留在体内的一节断管引起。
怎么会有一截断管留在体内却没被发现呢?
记者采访时,湘阴县人民医院医务科负责人鲁国庆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为彭元庆做拔管手术的医生钟旭东没有参加第一次手术,(引流)管子拔断后未发现,原因是管子的断面很整齐(发现不了)。如果当初发现了,可以通过胃镜(将断管)取出来。”
陈克武却说,钟旭东在拔掉管子后,并未向病人和病人家属作任何交待,没有留下任何医嘱就离开了。拔管一个多月后的12月18日,彭元庆腹腔及伤口处作痛,19日上午,陈克武带彭元庆在长沙市中心医院通过CT检查,发现腹腔内有怪状物。
12月20日,陈克武带上妻子彭元庆再次来到长沙,在湘雅附一医院做CT检查,结果与前次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做的是一样的。该院普外科专家晏钟舒对陈克武说,(片中阴影)确属怪状物,建议马上住院进行第二次手术。在医生的建议下,彭庆元于12月26日住进该院普外科。
2006年1月4日,医生给彭元庆做了第二次手术:全胰切除术。就在这次手术进行过程中,让陈克武一直怀疑的“怪状物”终于露出了真相:一根长达5厘米的管子被取出。事后证实,这正是钟旭东在做拔管手术时,断在彭元庆体内的引流管的另一节。
医患双方各执一辞
由于胰液有很强的腐蚀作用,遗留在彭元庆体内的这根断管,已经影响到了相关的四个器官,专家作出了全部或部分切除这四个器官的手术方案。“胰腺、胆囊、12指肠全切、胃切除一半,但这些手术也只能是权宜之计,实际上胰液已经影响到肝脏。”与陈克武的这一描述相吻合,鲁国庆也承认,湘雅附一医院施行第二次手术后发现,彭元庆的肝脏布满了肿块,已形成继发性肝癌。
2006年2月14日,彭元庆被从湘雅附一医院转送到湘阴县人医院继续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