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河南爆领导造假当劳模事件 一线劳动者名额被占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5-17 14:59:07 来源:河南报业网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领导“弃官”当劳模

劳动模范(又称先进工作者,俗称劳模)是指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了优异成绩的人们物。在我国,劳模是一个极其崇高的荣誉称号。表彰劳模是为了弘扬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崇高精神,调动人们
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然而,某些县市的个别部门领导却在申报省劳模时把自己的身份填报为工人、农民,“聪明”一点的,填的是职称,隐去了职务。比如交通局局长填报为养护工,财政局局长填报为会计……

其实,为了制止党政领导干部假冒其他身份骗取荣誉,河南省总工会早在2003年就专门出台了“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评选管理办法。

劳模评选“领导身份说变就变”

“你说奇怪不奇怪?领导的身份说变就变,明明当的是局长,在省劳模候选人公示的时候,就变成了技术员。要是技术员也能坐上小轿车,那咱国家早就是发达国家啦!”五一节前夕,项城市一位匿名读者向记者如是反映。

这位读者说,2004年,当时的项城市公路管理局局长刘站铭在省劳模候选人公示时,身份变成了技术员。不久,就传来了“刘局长获得省劳模称号”的消息。

2004年的事情,当时已经提前进行了公示,为何不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呢?为何事隔两年后才向媒体反映呢?这位读者无奈地说:“人家当时是局长呀!局长,在一个县级市,又有几个呢?不敢随便反映。”

随后,这位读者给记者寄来了一份《周口市推荐河南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候选人基本情况公示》的复印件。这个公示曾在2004年3月20日刊载于周口的当地媒体(如图)。在这个公示中,记者果然发现了刘站铭的名字,身份正是技术员。

为了慎重起见,记者设法找到了该媒体刊登的公示原件。刊登的内容和读者提供的复印件内容的确相符。

制止骗取省里早有明文规定

动身采访前,记者了解到,为了制止党政领导干部假冒其他身份骗取荣誉,河南省总工会早在2003年5月20日就专门出台了“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评选管理办法。

在评选管理办法中,河南省总工会特别强调了评选范围和原则,明确要求评选要面向基层、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每次评选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经济建设第一线职工的比例应占总人数的50%以上、科技人员不少于20%。评选办法还规定,在党政群机关工作的副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参加“五一劳动奖章”的评选。县处级领导干部要从严掌握。该办法还规定,推荐评选对象须经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或通过其他民主形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评选企事业单位、企事业负责人,必须经过工商、税务、审计、纪检、监察、劳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等部门的审查。各地推荐的对象,由各省辖市总工会审核并在当地市级新闻媒体进行公示后,才能向省总工会申报。评选办法还要求申报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弄虚作假或者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漏报、瞒报,一经查实,取消当事者评选资格,其所在市(产业系统)也不再补报,并视情节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经记者查询,2003年河南省总工会有关领导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工会历来十分重视一线工人的培养、推荐,在各种评先评模活动中,都强调一线工人、农民的比例。企业负责人及领导干部占评选总人数的比例已经由原来的30%左右降至目前的6%。“因为工会对一线劳动者参评劳模的比例限制很严,一些人就千方百计搞‘职务作假’。”

公示名单公路局长“降职”技术员

在2004年度河南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名单中,记者发现了读者反映的时任项城市公路管理局局长的刘站铭的名字。与名单同时下发的表彰决定中说:“1999年以来,我省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涌现出了一大批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了优异成绩的先进模范人物。为了弘扬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崇高精神,进一步调动人们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希望受表彰的同志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新的业绩,作出新的贡献……”

从表彰决定中可以看出劳模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和地位,那么“刘技术员”当时到底是不是局长?如果是,他又为何以别的身份申报劳模呢?

5月12日下午,记者在项城市走访了多位市民。提及刘站铭的名字时,很多人毫不犹豫地说,刘站铭当时就是市公路管理局局长。“城市不大,总共也没有多少位局长,一说大家都知道。”一位市民如是说。

那么,会不会局里另有一个和刘站铭同名的技术员呢?记者暗访的结果是否定的。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全国律师协会可就群体性案件表达意见
下一篇文章浙江省桐庐县广电局长腐败受处分后仍然留任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