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中山大学班主任私吞学费5万被判刑

中山大学80名学生出家清修 体验宗教生活(图)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0-10 16:24:19 来源:南方报业网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南雄大雄寺内,中大学生随寺僧礼佛

80中大学生“出家”清修

中大“宗教的多元认识与实践”公选课组织学生入寺院体验宗教生活

“原来和尚也
发短信、上网”,中山大学日语系女生阎姝今年“十一”假期体验了5天“出家”生活后,颠覆了“长期生活在寺庙里的和尚应该远离社会”的看法,“他们的生活其实与我们很近”。

打坐、诵经、吃斋、普茶、听佛学讲座、参加传灯法会……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80位中大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参加了为期五天的韶关南雄大雄禅寺禅修清净行生活营。在学生和老师看来,这是有点另类的度假休闲方式,但其实也是大学课堂的延伸,更是一种心灵的调节。

“出家”的学生们大多选修了中大外语学院副院长肖平主持的“宗教的多元认识与实践”公选课。肖平教授介绍,这门公选课去年始创,迄今已举办四期生活营活动,前三期分别是:去年寒假在南雄莲开净寺,今年“五一”在江西、湖北的寺院,今年暑假在罗浮山道观。活动都以“放慢脚步、善待心灵”为主题。

肖平说,这门公选课得到了美国岭南基金会博雅教育项目的支持,参与此次南雄大雄禅寺体验的营员,只要支付150元的费用。肖平说,开设这门公选课,并不是为了宣扬宗教,而是让学生们了解不同宗教,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等。而更深层次的是,让学生们通过体验宗教生活来学会调节心灵,“因为现在大学生的压力太大了。”

记者采访参加历次禅修生活营活动的部分大学生们,通过他们的讲述及记录,还原大学生们的这番特别经历。

[最不适]

用餐不准说话、不许剩饭

当几天“出家人”,大学生们最难以习惯,倒不是饭菜没肉没油,而是“用餐不得剩饭”这条戒律——佛学中说“自己的孽,需要自己去消”。

同学们说,进寺院饭堂要排队,先是师父,再是男众,最后是女众。进去后,中间是住持的位置,两边是一排排整齐摆放的长桌长凳,男众坐右边,女众坐左边。

早斋一般是稀饭、馒头、咸菜,中晚饭则有白饭、馒头、豆腐皮、青菜等等,吃饭之前要先唱一段经文。用斋前,每个人面前都有两个空碗。一个行堂者端着饭菜,从就餐者前面走过。就餐者如果想要那个饭菜,就将碗往外推,并用筷子在碗中比画深度。整个过程不许讲话,只能用眼神和动作来交流。

法学院张瀚形容自己第一次体验过堂吃饭的情形是“狼狈”:过堂的木桶“走”得飞快,有时想吃那个菜,没有反应过来,菜就飞走了。后来,他总结经验首要一条是“吃着碗里的,想着桶里的”。

此行去大雄寺,第一顿用斋很多女生犯规,碗里留剩饭,戒律僧等到学生们离开饭堂时才发现。到第二次用斋前,管戒律的师父特地严肃声明:“寺庙的饭菜都是施主施舍的,我们一定不能浪费。”老师父一番训导后,学生们规矩多了,外语系的方凌说,“见到不喜欢的菜,不敢要;要来的饭菜,无论如何都扒下去;实在吃不下,就趁着戒律僧不注意,把饭菜分给周围的同学。”

[最痛苦]

凌晨三点起床做早课

早上六七点读英语,在大学校园不乏其人。不过,凌晨三四点起床做早课诵经,有同学总结道:比军训站得还久。站了一个多小时,巴不得早点进入“转圈”仪式,活动活动筋骨。

僧人凌晨三点多起来早课,睡意正浓的学生们也不得赖床,大家此时进佛堂的脚步犹如在“飘”。长时间打坐,脚酸背痛不说,“瞌睡虫”是最大的敌人。传播设计系的古雅卉说,虽然大家全部准时起床早课,但是很少有人能清醒地做完,盘腿坐在垫子上“打坐”,先听师父诵经,然后闭上眼睛吸气呼气,但一闭上眼睛,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早课诵经之后,学生们可以自愿选择出坡(即劳动)。数计院的陈健来参加过3次禅修生活营活动,每天早上七八点钟,这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自愿打扫寺院一个小时,“我们用小竹子扎成的大扫把,有将近一米半高,扫地时弯着腰,尽量将扫把放平,扫起来才快。”

陈健来观察到,来自城市的同学基本不会用这种扫把,都是站直身体,扫把竖着,根本扫不了东西,差不多一半的同学姿势错误。

[最惊奇]

僧人也上网、发短信

“佛家世界只有晨钟暮鼓、青灯独照,寺外潇潇冷雨、寺内唱念连连”——这是大多数学生体验前,对僧人生活的想象。

外语系的姜福滨此行在大雄禅寺见到一位知客僧在使用笔记本电脑。他的第一反应是:这跟周围的清修环境格格不入,很不可思议。他向师父请教。师父解释说,虽然出家清修,但是佛法还是要弘扬的,我们不可能出去到处去跟人家讲,所以借助了互联网。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妇女拾荒供儿读大学受辱 被扇耳光罚跪(图)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